1、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所有产物用足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得沉淀2 g,除去沉淀后的溶液质量比原石灰水质量减少了0.58 g。由此推知,该有机物不可能是?
A.乙烷
B.乙醇
C.乙酸乙酯
D.乙二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有机物燃烧的产物CO2和H2O都被石灰水吸收,CO2和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从溶液中析出,对原石灰水来说减少的质量相当于CaO的质量,相对后来的滤液,增加了有机物生成的水的质量.
有机物燃烧的产物CO2和H2O都被石灰水吸收,但由于
CO2+Ca(OH)2═CaCO3↓+H2O
0.02mol 0.02mol? 0.02mol
CO2和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从溶液中析出,对原石灰水来说减少的质量相当于CaO的质量,即1.12g(56g?mol-1×0.02mol),相对后来的滤液,增加了有机物生成的水的质量,但减少了CaO(1.12g),故m(H2O)+0.58g=1.12g,m(H2O)=0.54g,n(H2O)=0.03mol,故n(C):n(H)=1:3,只有乙酸乙酯不符合.
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常温下有碳原子数不超过4的A和B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A的相对分子质量,则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碳氢质量比总是小于6:1而大于4:1的可能组合有(不考虑同分异构现象)
A.6种
B.9种
C.12种
D.15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气中碳、氢的质量比总是小于6:1而大于4:1,说明一种分子中碳、氢的质量比是6:1,另一种分子中碳、氢的质量比4:1。根据分子中碳、氢的质量比,计算C、H原子数目之比,确定分子式,以此解答。当分子中碳、氢的质量比6:1,则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
:
=1:2;当分子中碳、氢的质量比4:1,则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
:
=1:3,符合条件的按相对分子质量小到大排列C2H4,C2H6,C3H6,C3H8,C4H8,C4H10(注意可以包含临界点)。因此组合有A=C2H4,B=C2H6,C3H8,C4H10;A=C3H6,B=C3H8,C4H10;A=C3H6,B=C4H10;A=C2H6,B=C3H8,C4H10,C3H6,C4H8;A=C3H8,B=C4H10,C4H8,所以共计12种,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蒸发结晶
B.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乙醛(乙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D.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适量乙醇、浓硫酸,加热,蒸馏,收集馏出物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A中加入氢氧化钠后生成苯酚钠,不能通过蒸发结晶,应该是渗析,A不正确;乙醇和水互溶,B正确;C中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然后蒸馏即可得到乙醛,C正确;D不正确,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即可,答案选A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该题学生需要明确的是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①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②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分液,萃取,蒸馏;③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④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以下实验:①为检验RX是溴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制乙烯;③用油脂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加热制肥皂④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会失败的实验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答案:B
①为检验RX是溴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要先加HNO3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②能成功③应用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制肥皂④应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NaOH溶液,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综上所述,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且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可以推算出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B.分子中C、H原子个数之比为1:2
C.分子中C、H原子个数之比为1:1 ?D.分子中必定含氧原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且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能推出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 两种元素,O元素可能含有,且C:H=1:2,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