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除去氯化铵中的碘
C.排水法收集NO
D.检查装置气密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碘能溶解在酒精中,不分层;
B.碘易升华,氯化铵受热易分解;
C.排水法收集NO,应短进长出;
D.关闭止水夹,利用长颈漏斗中导管中的液柱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解答:A.因碘能溶解在酒精中,不分层,则不能利用分液漏斗来分离,故A错误;
B.因碘易升华,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按照装置实验时,碘与氯化铵不能分离,故B错误;
C.排水法收集NO,应短进长出,按照图中装置,收集不到NO,故C错误;
D.关闭止水夹,利用长颈漏斗中导管中的液柱在一段时间内高度不变,可判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注意混合物的分离、气体的收集方法、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提纯含杂质的固体碘单质最常用的方法是
A.萃取
B.重结晶
C.升华
D.蒸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碘易升华的物理性质可判断提纯含杂质的固体碘单质最常用的简单方法是升华,C正确。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所以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对叶绿体的色素进行色素层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排列在最里圈的色素呈( )
A.橙黄色
B.蓝绿色
C.黄绿色
D.黄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慢,色素在层析夜中溶解度大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所以该实验中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由内到外依次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答案选C。
考点:考查叶绿体色素进行色素层析实验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试题趣味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
C.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和氯化镁等杂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B.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和配置溶液;
C.氯化铵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
D.过滤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
解答:A.因酒精也能溶于水,不能作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故A错误;
B.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故B错误;
C.氯化铵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又能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钠加热不分解,故C正确;
D.氯化钙和氯化镁都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分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中错误的是(双选)(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乙醇因为与水互溶,不能作为水体系的萃取剂。D选项,萃取操作时,对萃取剂的要求:一是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反应,与溶质也不能反应;二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三是萃取剂与原溶剂密度有差异,但其密度不一定比水大,所以答案选AD。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仪器使用以及常见化学实验原理的熟悉了解程度,主要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提升的学生学科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