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分子数目相同的是
A.同温同压,1mol?O2和2g?H2
B.2g?H2和16g?O2
C.常温常压下,2L?H2和2L?H2O
D.22.4L?Cl2和1mol?H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n=
计算2g氢气的物质的量,根据N=nN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大;
B.根据n=
计算氢气、氧气的物质的量,根据N=nN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大;
C.氢气是气态,水是液态,体积之比不低于物质的量之比;
D.未指明氯气所处的状态,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L/mol.
解答:A.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1mol,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nNA可知,二者含有分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
B.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1mol,16g?O2的物质的量为
=0.5mol,二者物质的量不等,根据N=nNA可知,二者含有分子数目不相等,故B错误;
C.氢气是气态,水是液态,体积之比不低于物质的量之比,含有的分子数目不相等,故C错误;
D.未指明氯气所处的状态,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L/mol,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二者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根据N=nNA可知,二者含有分子数目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近代化学科学诞生的标志是
A.1869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B.1803年原子学说的建立
C.1771年氧化学说的建立
D.1661年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波义耳指出:我指的元素应当是某些不由任何其他物质所构成的原始和简单的物质或完全纯净的物质,是具有一定确定的、实在的、觉察到的实物,它们应该是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的某些实物.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看,波义耳定义的元素实际为单质。
考点:对化学发展史的考查。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是对课本内容的简单考查。熟记课本中提到的各个阶段中化学发展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mL-1,则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1
B.mol?L-1
C.?mol?L-1
D.mol?L-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计算该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再根据c=
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mL-1,则:
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故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
mol/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注意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游离态的是
A.O
B.Ar
C.N
D.I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审题时需注意,游离态指的是单质。
选项A、能表示氧元素;能表示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氧气。氧气的化学式应为O2
选项B、正确。它既能表示氩元素,又能表示氩原子,还能表示氩气这一物质。对于稀有气体元素,都可以同时表示这三种含义。
选项C、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氮元素形成的单质为氮气,氮气的化学式为N2
选项D、不能表示一种单质,碘元素形成的单质为I2
考点: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的含义。元素可以表示的含义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一种原子;表示该元素所形成的单质。”注意,能表示一种单质的元素为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固态非金属元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4.5gH2SO4的物质的量是
A.0.25mol
B.24.5mol
C.0.5mol
D.98mo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n=
计算24.5gH2SO4的物质的量.
解答:24.5gH2SO4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故选A.
点评: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大于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