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物质的体积一定是22.4L的是
A.1?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44?g二氧化碳
C.0℃、2×105?Pa时2?g氢气
D.17?g氨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依据概念进行分析计算判断.
解答:A、1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22.4L,但温度压强不知,体积不一定是22.4L,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44g二氧化碳,为1mol,所以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22.4L,故B正确;
C、0℃、2×105Pa时2g氢气物质的量是1mol,但不是标准状况下,所以体积不一定为22.4L,故C错误;
D、17g氨气物质的量为1mol,但具体温度和压强不知,无法判断,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应用条件,注意物质的状态必须是气体.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将4.8gCO和H2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A.2.1g
B.3.6g
C.4.8g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CO和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CO+O2=2CO2、2H2+O2=2H2O,生成的水和CO2分别和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Na2O2=4NaOH+O2、2CO2+2Na2O2=2Na2CO3+O2,即反应前消耗的氧气,在和过氧化钠的反应中又重新产生,因此反应可以看作是H2+Na2O2=2NaOH、CO+Na2O2=2Na2CO3,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原混合气的质量,答案选C。
考点:考查过氧化钠的有关计算
点评:本题属于常见的高考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如果将固体进一步拓展,则凡是符合通式(H2)n(CO)m的,只要是完全燃烧后,其产物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原物质的质量,抓住该规律,这类试题即可迎刃而解。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今有0.1mol.L-1 Na2SO4溶液300ml, 0.1mol.L-1 MgSO4溶液200ml和0.1mol.L-1 Al2(SO4)3溶液100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之比是
A.1:1:1
B.3:2:2
C.3:2:3
D.1:1: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0.1mol.L-1 Na2SO4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1mol.L-1; 0.1mol.L-1 MgSO4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1mol.L-1;0.1mol.L-1 Al2(SO4)3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3mol.L-1;因此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之比为1:1:3,答案选D。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是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的简单考查,在对物质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时,要特别注意构成物质的离子数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24.5gH2SO4的物质的量是
A.0.25mol
B.24.5mol
C.0.5mol
D.98mo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n=
计算24.5gH2SO4的物质的量.
解答:24.5gH2SO4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故选A.
点评: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大于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的空气负离子(也叫阴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ˉ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
A.32g
B.33g
C.32g/mol
D.33g/mo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O2ˉ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两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解答:O2ˉ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两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单位是g/mol,即O2ˉ摩尔质量为32g/mo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摩尔质量的单位和含义,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