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某有机分子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物质的分子式相同
B.两物质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C.两物质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D.它们都属于芳香烃衍生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两物质的分子式相同,都是C16H16;B.两物质均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都可发生加成反应;C.碳碳双键所连接的6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两个苯环可以通过苯环与碳碳双键相连的单键旋转到这6个碳原子所在的平面上,原说法正确;D.它们都由碳氢元素组成,属于芳香烃,原说法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参考答案:A.CoCl2干态蓝色,CoCl2?2H2O紫红色,故蓝色时具有干燥吸水能力,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用水浴加热,温度不能过高,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否则会导致测量温度过高,故B正确;
C.容量瓶和锥形瓶在使用是可以加蒸馏水可以不干燥和润洗,而滴定管和移液管为防止残留的水分稀释标准浓度的溶液必须干燥或润洗,故C正确;
D.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将SO2氧化为硫酸根,浓硫酸吸收水分,可以达到干燥和除去SO2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共热制取乙酸乙酯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中滴入浓硝酸制硝基苯
D.将铜丝在酒精灯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生成乙酸乙酯,A不正确;B中应该用液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B不正确;在浓硫酸的作用下,水浴中加热苯和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制备硝基苯,C不正确。在铜的催化作用下,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紧扣教材,基础性强,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乙酸乙酯、溴苯、硝基苯以及乙醇催化氧化的条件,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苯分子的一个碳原子换成氮原子,得到另一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A.78
B.79
C.80
D.8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苯C6H6中的一个碳原子换为氮原子时,其分子变为C5H5N,则式量为79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于结构简式为
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6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至少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D.分子中至少有14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