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甲+乙→丙+丁,丙+戊→甲,乙+戊→丁分析,结合物质的性质判断这两个反应是否能发生,如果能发生,则正确,否则错误.
解答:A.铜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铜,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以能实现转化,故A正确;
B.水和钠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所以不能实现转化,故B错误;
C.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氯化铝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盐酸和一水合氨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能实现转化,故C正确;
D.乙醇和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能实现转化,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可以采用代入法解答,注意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但不能溶于弱碱,为易错点.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检验实验室配制的FeCl2溶液是否氧化变质,应选用的最适宜的试剂是.
A.稀硝酸
B.KSCN溶液
C.溴水
D.酸性KMnO4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FeCl2溶液氧化变质时,Fe2+被氧化为Fe3+,要检验FeCl2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可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表明含Fe3+,若溶液不变红色,表明不含Fe3+.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 ? ? ? ? ? ?
①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氨水呈碱性 ③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
④在反应:NH3+H+===NH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⑤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是NH
A.①②
B.③⑤
C.①⑤
D.②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氨气只有在加热并有催化剂的条件下才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①正确。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可电离出NH4+和OH-,②正确。氨气只有与挥发性的酸相遇才能产生白色烟雾,③不正确。④中的反应看看作是复分解反应,不正确。氨气溶于水后只有少部分与水反应,所以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是氨气,⑤不正确,答案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燥的氯气可以用钢瓶运输
B.钠可以保存在CCl4液体中(已知:密度CCl4 > Na)
C.Na2O2可作为潜水艇的供氧剂
D.实验后剩余的钠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活泼,但是干燥的氯气在常温下不与铁反应。故可以用钢瓶运输。正确。B钠很活泼,很容易与氧气、水发生反应。因此保存时要隔绝空气和水。但由于密度CCl4 > Na,不能隔绝空气,故不可以保存在CCl4液体中,而应该保存在密度比钠小又不与钠反应的煤油中。错误。C Na2O2可以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水发生反应产生氧气,因此可作为潜水艇的供氧剂。正确。D钠化学性质活泼,反应非常激烈,每次实验都要取少量(一般取绿豆粒大小)实验后剩余的钠粒也必须放回原试剂瓶中,否则容易发生危险。正确。
考点:考查氯气、钠、Na2O2的性质、用途及保存等化学常识等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制漂白粉?②工业制硝酸 ?③海水提镁?④过氧化钠作供氧剂?
⑤合成氨? ⑥酸雨的形成?⑦石灰岩溶洞或石笋的形成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石灰岩溶洞或石笋的形成是由于石灰乳吸收CO2,生成碳酸钙,然后碳酸钙再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钙,最后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从而形成,该过程不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其余选项都是的,答案选B。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