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在人工合成中掺入放射性14C的用途是2.以上所述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结晶是同一物质的依据是
A.催化剂
B.媒介质
C.组成元素
D.示踪原子
E.扩散作用
F.渗透作用
G.相似相溶作用
H.物质结构相同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放射性14C的主要用途是做示踪原子,答案选D。
考点:考查14C用途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学生只要记住即可,难度不大。
2.试题分析:由于得到了放射性14C分布均匀的结晶物,这说明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结晶的物质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属于同一种物质,答案选D。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该题的关键是明确14C在测定有机物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出两种物质的结构相同。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工业生产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提溴
B.合成氨
C.接触法制硫酸
D.海水晒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
A.根据海水提溴的原理思考;
B.根据合成氨的反应来考虑;
C.根据接触法制硫酸来思考;
D.根据海水晒盐的方法把握.
解答:A.海水提溴时,要用氯气把海水中的溴离子置换成为单质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工业合成氨是用氢气与氮气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气,即发生的是化学反应,故B错误;
C.接触法制硫酸是在沸腾炉中把硫铁矿氧化为二氧化硫,进而氧化为三氧化硫,从而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海水晒盐是通过太阳照射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而得到食盐,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要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来分,这要求在学习时要把握某些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可能属于同系物的是
A.C2H4、C3H8
B.C2H6、C3H8
C.CH4、H2
D.C2H2、C3H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同系物必须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A中分别是烯烃和烷烃,不可能。B中均是烷烃,是同系物。氢气是单质,C不可能。C2H2一定是炔烃,但C3H6一定是炔烃,所以D也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重49.6克,当将其缓慢经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克,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为
A.12.5g
B.13.2g
C.11.2g
D.24.4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CH4燃烧产物为CO、CO2、H2O(g),产物通过无水CaCl2时,无水CaCl2增重25.2g为水的质量,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9.6g-25.2g=24.4g;
根据H原子守恒可计算CH4的质量,根据C原子守恒可计算CO、CO2的总的物质的量.
令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上述分析列方程计算x、y的值.根据m=nM计算CO的质量.
解答: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克,则水的质量为25.2g;
所以n(H2O)=
=1.4mol.
根据H原子守恒可计算CH4的物质的量为n(CH4)=
n(H2O)=
×1.4mol=0.7mol.
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CO和CO2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7mol,
由于水的质量为25.2g,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9.6g-25.2g=24.4g;
令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解得x=0.4,y=0.3.
所以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为0.4mol×28g/mol=11.2g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燃烧反应的计算,难度中等,关键是抓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守恒,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烃的是:
A.蛋白质
B.丙烯
C.乙酸
D.淀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形成的有机物是烃,所以选项B正确。蛋白质中含有C、H、O、N、P、S等,乙酸和淀粉都是由C、H、O三种元素形成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