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利用装置工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_________(填“f”或“g”);现需配制
250 mL 0.2 mol/L NaCl溶液,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蒸馏烧瓶;锥形瓶;1000 mL的容量瓶
(2)④
(3)温度计;分馏;g;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的容量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进水的方向是从?口进水。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参考答案:(1)D? A
(2)B?萃取
(3)冷凝管?下?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
本题解析:(1)蒸发可以实现易溶于水的固体和水的分离,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可用蒸发,因蒸馏可以实现水中难挥发性杂质和水的分离,则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可用蒸馏;(2)碘微溶于水,碘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且苯、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法分离;(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冷凝管,使用时下口进水上口出水;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附加题)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
C.装置③可用于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SO2、Cl2等气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8分) 从右边选项中选择适当的试剂除杂,把相应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答案
| 除杂试剂
|
(1) CO2气体(SO2)
| ?
| A.加热 B.饱和碳酸氢钠 C.溴水 D.铁粉
|
(2) CH4气体(CH2=CH2)
| ?
|
(3) Na2CO3固体(NaHCO3)
| ?
|
(4) FeCl2溶液(FeCl3)
| ?
参考答案: B或C、C、A、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8分)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5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为:①研磨?②称量空坩埚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③加热?④冷却?⑤称量⑥重复③至⑤的操作,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为止?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药匙、硫酸铜晶体样品等实验用品,进行该实验时,缺少的实验用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哪一步骤需要使用干燥器?使用干燥器的目的是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操作正确而实验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偏低,其原因可能有(填入选项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B.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 C.实验前被测样品已有部分失水 D.加热前所用的坩埚未完全干燥
参考答案:(1)研钵、托盘天平、酒精灯(答与不答火柴、不给分也不扣分)?(2)④;冷却、防止吸水?(3)检验样品中的结晶水是否已经全部除去?(4)AC
本题解析:此题来源于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学生实验。通过此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素质,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此题的设计正符合高考的要求“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对课本中的各个实验有一定的认识与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