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选择题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A
  |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  B
  | Fe3+具有氧化性
  |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  C
  | 溶解度:CaCO3<Ca(HCO3)2
  | 溶解度:Na2CO3<NaHCO3
  |  D
  | SiO2可与HF反应
  |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中  
  
	        2、选择题  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 选项 | 异常情况 | 可能原因分析 A 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B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C 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 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 D 蒸馏:冷凝管破裂 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  
  A.A B.B C.C D.D  
  
	        3、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的数目约为6.02×1023的是 A.1.6?g?CH4中含有的电子数 B.1?mol/L的稀硫酸100?mL中含有H+的数目 C.24?g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D.标准状况下,22.4?L?H2和CO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数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AlCl3溶液蒸发结晶提取无水AlCl3 B.在温水瓶中加入Na2CO3溶液浸泡后加入盐酸能除去内壁的CaSO4 C.用饱和的NaOH热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乙酸 D.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5、选择题  1984年2月27日,我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决定在采用先进的国际单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摩尔是物质数量的单位,可以表示物质的多少 D.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