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押题版)(六)
2020-07-28 03:40:45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反应X(g)+2Y(g) 3Z(g),b的压强一定比a大 B.图2表示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图3表示反应CO+2H2 CH3OH,其中温度T1>T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平衡正向移动,氢气浓度增大 D.图4所示,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I表示盐酸,II表示醋酸,且溶液导电性c>b>a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所以无论是增大压强还是使用催化剂,化学平衡都不移动,因此b的压强不一定比a大,错误;B. 图2表示CO与压强发生生成CO2的反应过程,由于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高,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C.由图像在温度是T1时首先达到平衡,由于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可知温度T1>T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即增大了体系的压强,由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但是平衡移动的趋势是微弱的,总的来说氢气浓度是增大,正确;D.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由于醋酸是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所以产生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变化小,pH变化也小,所以I表示盐酸,II表示醋酸,溶液的pH越大,离子浓度就越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就越弱,所以溶液导电性c<b<a,错误。 考点:考查图像法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溶液稀释等中的应用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2、填空题 (14分) “神七”登天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篇章。 (1)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的燃料,经常是用N2O4和N2H4作为燃料,工业上利用N2和H2可以合成NH3,NH3又可以进一步制备联氨(N2H4)等。已知: N2(g) + 2O2(g) =2NO2(g)? △H =" +67.7" kJ·mol-1 N2H4(g) + O2(g) =N2(g) + 2H2O(g)? △H = -534.0 kJ·mol-1 NO2(g) 1/2N2O4(g)? △H = -26.35 kJ·mol-1 试写出气态联氨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为电解液, 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某段时间内氢氧储罐中共收集到33.6L气体(已折算成标况),则该段时间内水电解系统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
 (3)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CO可用作燃料。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4e— = O2↑+2H2O,则阴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上述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N2H4(g) + N2O4(g)=3N2(g) + 4H2O(g)?△H = -1083.0 kJ·mol-1(4分) (2)H?2-2e-+2OH-=2H2O (2分)? 2 (2分) (3)2CO2+4e-+2H2O=2CO+4OH-(2分) 不能(2分)?△H>0,吸热,△S<0(2分)
本题解析:(1)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①N2(g) + 2O2(g) =2NO2(g)、②N2H4(g) + O2(g) =N2(g) + 2H2O(g)和③NO2(g) 1/2N2O4(g)可知,如果②×2-①-③×2即得到2N2H4(g)+N2O4(g)=3N2(g)+4H2O(g),所以反应热为-534.0 kJ/mol×2-67.7 kJ/mol+26.35 kJ/mol×2="-1083.0" kJ/mol。 (2)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氢气通入负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之比是2︰1。即氢气是22.4L,物质的量为1.0mol,所以转移的电子是2.0mol。 (3)在原电池中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叠加即得到总反应式,所以根据总反应式和阳极(即负极)反应式可得到阴极(即正极)反应式为2CO2+4e-+2H2O=2CO+4OH-。由于反应2CO=2C+O2是吸热的,熵值减小的反应,所以是不能自发进行的。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加热金属铝使之熔化 B.液氨受热蒸发 C.加热碘化氢气体使之分解 D.加热硅晶体使之熔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物质熔化或气化时,所克服的只是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其化学键。金属晶体熔化时,破坏了金属键,如A;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了共价键,如D;分子晶体分解时,破坏了共价键,如C。 点评: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氢键等作用力的大小,是历年高考的常考知识点。难度中等,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进行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C.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 D.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
参考答案: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故A正确; B.形成化学键的微粒可能是离子也可能是原子但不能是分子,故B正确;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故C正确; D.非极性键和极性键都是共价键,化学键包含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1) 在煤的气化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几种反应: C(s)十H2O(g)=CO(g)+H2(g) △H= +131kJ/mol C(s)+O2(g)=CO2(g) △H= —394kJ/mol CO(g)+ O2(g)=CO2(g) △H= —283kJ/mol 则CO(g)+H2O(g) H2(g)+CO2(g)△H= (2)已知830℃时,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H2O(g) H2(g)+CO2(g)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c. (CO)= (H2O) d.c(CO)=c(H2) 又知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3) 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H2(g)+CO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①实验l中以 (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②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3min,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 (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4)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H2(g)+CO2(g) CH3OH(g)+H2O(g),右图表示 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的变化。
 ①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CO2和3molH2,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OH)增大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l mol CO2和3 molH2 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断改变条件(但不改变 各组分物质的量和状态且只改变一个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H3OH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如t0~t1平衡常数为K1,t2~t3平衡常数为K2,则K1 K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煤气化过程中会生成少量CH4,已知CH4与CaSO4反应生成CaS、CO2和H2O,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参考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 △H=-41 kJ/mol (2) b、c 50% (3)①0.16 ②吸 ③b="2a " a>l (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⑷①c、d ②t0~t1 ⑸ 1:1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