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若浓H2SO4不慎溅在皮肤上,清洗的方法应该是?
[? ]
A.用NaOH溶液去中和
B.用?纱布擦干后涂油
C.用布擦干后,用水冲洗,然后涂3%~5%的Na?HCO3溶液
D.用大量的水冲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包括形成问题、建立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检验假设、表达或交流结果等.请根据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某同学欲用下图装置可用来探究浓硫酸与木炭粉的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中3个洗气瓶的现象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
(4)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
参考答案:(1)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和CO2,方程式为:C+2H2SO4(浓)?△?.?2S02↑+C02↑+2H2O,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以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SO2,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以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C+2H2SO4(浓)?△?.?2S02↑+C02↑+2H2O
(2)因S02和C02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要想检验出C02,就要先把S02检验了,并除掉S02,这样石灰水变浑浊才能说明有C02,即②一定要在③的前面.若按时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不能检出S02和C02;
故答案为:S02和C02
(3)一般检验含有水汽的混合气体,水通常是第一个检验的;根据检验SO2和CO2时,就要先把SO2检验了,并除掉SO2,这样石灰水变浑浊才能说明有CO2,即②一定要在③的前面,若按时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不能检验出H2O;
故答案为:H2O.
(4)同理,若按时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不能检验出H2O;
故答案为: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图中是某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
B.1 mol 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g氢气
C.配制200 mL 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浓度大于9.2mol/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以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测氯水的pH,可以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对照
C.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溴和二氧化氮都具有氧化性;
B.氯水可使pH试纸褪色;
C.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D.能产生二氧化碳的不一定为碳酸盐.
解答:A.溴和二氧化氮都具有氧化性,都可氧化碘化钾而生成单质碘,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水中,溶液无色的为二氧化氮气体,故A错误;
B.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将pH试纸漂白,应用pH计测定,故B错误;
C.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而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C正确;
D.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气体,溶液中可能存在CO32-、SO32-、HCO3-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本题中注意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实验方案,易错点为B,注意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CO2、NO和O2
B.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C.洗涤沉淀时(见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D.图2装置可用于分离乙酸和苯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NO遇空气会发生反应2NO+O2
2NO2,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洗涤沉淀时,不能搅拌以免破坏滤纸;乙酸与苯互溶不能用图2装置分离,只有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