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下列是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华素片(西地碘片)的部分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书 | 主要成分 活性分子碘含量:1.5mg/片 贮藏 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有效期 二年
|
请根据上述说明回答:
(1)推断华素片______(填“是”或“不是”)白色.
(2)某同学欲证实该药片中确定含有分子碘,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药片研碎、溶解、过滤,所得滤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备用.
②在甲试管中加入下列一种试剂,振荡、静置,观察到液体分层,上层液体颜色为______色,所加试剂为下列中的______,由此说明分子碘的存在.
A.苯 B.酒精 C.四氯化碳 D.盐酸
(3)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如以海水为原料制取I2,加入的Cl2要适量,如过量就会发生途径Ⅲ的副反应,在该反应产物中,IO3-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②如以途径Ⅱ在溶液中制取I2,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则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题 图Ⅰ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制备、干燥气体的部分仪器装置。某学校同学利用中学常用试剂及仪器设计下列实验。


(1)图Ⅰ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同学甲利用图Ⅰ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请在方框内画出用集气瓶收集NO2的装置图(含尾气处理装置)。
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利用图Ⅰ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C的质量,确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A中加入稀硫酸,B中加入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C中加入碱石灰。该装置存在较多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较大,请你说出其中的两点缺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丙利用图Ⅰ装置制取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且利用图Ⅱ装置验证氨的某些性质。A中加入浓氨水,C中加入碱石灰,E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a→b→c→h连接各仪器。

①B内需加入固体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B中能产生氨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性,E中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2NO + O2 =2NO2。
3、选择题 能够直接鉴别Na2CO3、BaCl2、NaCl三种溶液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硝酸
D.NaOH溶液
4、实验题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资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第②步反应得到的沉淀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第③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反应后,过滤Li2CO3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LiMn2O4的质量为18.1?g,第③步反应中加入20.0?mL?3.0?mol/L的H2SO4溶液,假定正极材料中的锂经反应③和④完全转化为Li2CO3,则至少有________g?Na2CO3参加了反应.
5、实验题 (1)下图甲中装置甲是某种不溶于水的气体X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必要时可以加热),所用的试剂从下列试剂中选取2-3种:硫化亚铁、二氧化锰、铜屑、氯化铵、稀氨水、大理石、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X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②所选择的药品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③下列装置乙和丙,能代替装置甲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____(填“乙”或“丙”)

④请写出在试管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⑤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预期在试管a中可观察到的气体的实验现象有哪些,请依次逐步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质量均过量的浓硝酸或稀硝酸反应,所得到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针对这种现象,学生进行了讨论,出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Cu2+浓度差异引起了这种现象,你认为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种意见是:溶液呈绿色可能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并用实验进行了证明,请简述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