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为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中提取钾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实验操作顺序如下:
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_____;④?________;⑤冷却结晶。 
⑵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_________(填“样品”或“砝码”)更重。 
⑶在进行第③操作时,要用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⑷在进行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液体,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A.NaCl(Na2CO3)----加稀盐酸,分液
B.SO2(HCl)----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C.NaCl溶液(碘)----四氯化碳,萃取、分液
D.KNO3溶液(KCl)----降温结晶,蒸馏
 
	        3、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1?O-16)
A.1molN2
B.1g?H2
C.0.1NAO2
D.4℃时,20mL水
 
	        4、实验题  实验桌上有六瓶试剂,只知其可能为醋酸、盐酸、硫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以及氨水。该同学取出其中两瓶,进行简易分析实验以辨识二者成分。
实验记录以下:
 实验I?从第一瓶溶液中取出25.00 mL,以标准NaOH溶液滴定,滴定结果列于表1中。
实验I?从第一瓶溶液中取出25.00 mL,以标准NaOH溶液滴定,滴定结果列于表1中。
| 体积(NaOH)/mL 
 | pH 
 | 
| 5.0 
 | 2.2 
 | 
| 10.0 
 | 2.4 
 | 
| 20.0 | 3.0 
 | 
| 24.0 
 | 3.8 
 | 
| 24.8 
 | 4.5 
 | 
| 25.0 
 | 7.0 
 | 
| 25.2 
 | 9.5 
 | 
| 26.0 
 | 10.0 
 | 
| 30.0 
 | 10.7 
 | 
?
实验Ⅱ?从第一瓶溶液中取25.00 mL后,加入10.00 mL、0.01000 mol/L 的硫酸,再以同一标准NaOH溶液滴定,滴定结果绘于图2中。
实验Ⅲ?从第一瓶与第二瓶溶液中分别取出25.00 mL与10.00 mL,相互混合之后,再以标NaOH溶液滴定。滴定结果也绘于图2中。
实验IV?完成实验III后,再加入数滴BaCl2,溶液并无沉淀出现,但若改加草酸钠,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1)进行实验I时,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判断达滴定终点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__mol/L。
 (3)第二瓶溶液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
 
	        5、选择题  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 A 
 | —11.5 
 | 198 
 | 1.11 
 | A、B互溶, 且均易溶于水
 
 | 
| B 
 | 17.9 
 | 290 
 | 1.26 
 |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
A.过滤? B.蒸发?C.分液? D.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