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乙苯和二甲苯
B.CH2=CHCH2CH3和CH3CH=CHCH3
C.CH3CH2CH3和CH3(CH2)2CH3
D.CH3CH2OH和CH3OCH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维生素C的组成和有关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取该试样0.704 g,置于铂舟并放人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样品逐渐消失最后无任何残留物,将生成物(仅有两种物质)先后通过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288 g和1.056 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
②将少许研碎的维生素C样品和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混合后,溶液颜色变红。
请解答下列问题:
(1)称取的试样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1;碳元素的质最是?g。
(2)维生素C中?(填“含”、“不含”或“无法确定是否”)有氧元素,理由是根据实验数据可知?。
如你回答“含”有,请计算称取的试样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并填入下一空格中;如你回答“不含”等,则下一空格不必填写。称取试样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3)如果要确定维生素C的分子式,你认为还需要知道的信息是?。
(4)维生素C和紫色石蕊试液混合后,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填“酸”、“碱”或“中”)性。查阅有关资料显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请以淀粉溶液、碘水为试剂,写出验证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参考答案:(1)0.032(2分)? 0.288(2分)
(2)含(1分)
氢、碳的质量之和小于所取样品的质量(合理答案均可)(1分)? 0.024(2分)
(3)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2分)
(4)酸(1分)?取少许淀粉溶液,加入数滴碘水呈蓝色,再加入维生素C,振荡后溶液蓝色褪去(合理答案均可)(2分)
本题解析:(1)生成物通过无水硫酸铜吸收水,通过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变化计算出水和二氧化碳的量,n(H)=2n(H2O)=0.288÷18×2=0.32mol,n(C)=n(CO2)=1.056.÷44=0.024mol? m(C)= 0.024×12=0.228g;(2)根据水和二氧化碳的量计算出维生素C含有的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和,与样品质量比较,即可得出,m(H)+ m(C)= 0.32×1+0.288=0.608g<0.704g,所以确定含有氧元素,并能计算出氧元素的物质的量,得出C、H、O元素的物质的量比,再结合维生素C摩尔质量得出分子式;(4)石蕊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酸性;验证其还原性利用碘的氧化性即可,取少许淀粉溶液,加入数滴碘水呈蓝色,再加入维生素C,振荡后溶液蓝色褪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
③盐酸、漂白粉、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
④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⑤植物油、裂化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纤维素属于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②不正确;分馏是物理变化,④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点评:物质的分类知识面广,概念多,对学生的要求高,需要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例如可以通过排除法筛选等,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烃与氢气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CH(CH3)CH2CH(CH2CH3)2,此烃可能具有的结构有(不包括二烯烃)(?)?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以下物质;(1) 甲烷;(2) 苯;(3) 聚乙烯;(4) 苯乙烯(5) 2-丁炔;(6) 环己烷;(7) 邻二甲苯。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
A.(3) (4) (5)
B.(4) (5) (7))
C.(4) (5)
D.(3) (4) (5) (7)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物质是(4)苯乙烯、(5)2-丁炔、(7)邻二甲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有(4)苯乙烯、(5)2-丁炔,所以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4)苯乙烯、(5)2-丁炔,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注意只有苯环上的取代基中直接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时,苯的同系物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