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用50mL滴定管上的最小刻度是0.01mL
B.用小烧杯称取样品时,使用电子天平比托盘天平更方便、准确度更高,在读数时,电子天平的侧门可以不关闭
C.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
D.滴定过程中滴加溶液的速度不能太快,一般以每秒3~4滴为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量筒只能读数到0.1ml,A不正确。读数时,电子天平的侧门必须关闭,B不正确。C中应该是从酸式滴定管的下口放出,C不正确。滴定时速度太快,容易引起误差,选项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能够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是
A.量筒
B.烧杯
C.容量瓶
D.蒸发皿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能够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是烧杯和蒸发皿,量筒以及容量瓶不能,答案选B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关键是要熟练记住常见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加热的化学仪器有:①试管:直火加热,一般用量少的实验,不能用酒精喷灯加热;②蒸发皿:直火加热,一般用于蒸发溶液结晶;③坩埚:直火加热,一般用于熔化熔点高的反应物;④烧杯:隔石棉网加热,一般用于加热溶液,加速反应;⑤烧瓶:隔石棉网加热,一般用于溶液间反应;⑥蒸馏烧瓶:隔石棉网加热,一般用于蒸馏溶液提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用手接触药品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实验后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
D.取用固体药品都可用镊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12分)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配制100mL 3.6 mol·L-1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 mol·L-1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
(2)下列实验步骤是配制溶液所必需的步骤,请使用各步骤的编号按照实验操作时的顺序进行排序(只填各步骤的编号)?。
①溶解并恢复至室温;②定容;③计算;④转移;⑤量取;⑥洗涤并转移;⑦反复倒转摇匀。
(3)实验中除了需要50mL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4)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
(5)该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张注射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分子式为C6Hl2O6,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溶液的标签,如下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含水?g;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
参考答案:(12分,每空2分)
(1)20.0mL(或20mL,无单位不得分)?
(2)③⑤①④⑥②⑦。
(3)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每答对1个得1分,容量瓶无容积不得分);
(4)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
(5) 237.5;? 0.28 mol·L-1(无单位不得分)
本题解析:
⑴100mL× 3.6 mol·L-1="18" mol·L-1×V,V=20.0mL;⑵③⑤①④⑥②⑦;(3)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4)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
⑸溶液中含水250g―12.5g=237.5g,C=12.5g÷180g/mol÷0.25L=0.28 mol·L-1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