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6分)甲醇又称“木醇”或“木精”,沸点64.7℃,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甲醇有毒,误饮5~10mL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液体燃料,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并常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
(1)工业上可利用CO2和H2生产甲醇,方程式如下:
CO2(g)+3H2(g)
CH3OH(l)+H2O (g) △H=Q1kJ·mol-1
又查资料得知:①CH3OH(l)+1/2 O2(g)
CO2(g)+2H2(g)△H=Q2kJ·mol-1
②H2O(g)=H2O(l) △H= Q3kJ·mol-1,则表示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可用CO和H2O (g) 来合成CO2和H2,再利用(1)中反应原理合成甲醇。某温度下,将1molCO和1.5molH2O充入10L固定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g)+H2O(g)
CO2(g)+H2(g) △H>0,当反应进行到10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H2为0.6 mol。回答下列问题:
①0~10min内H2O(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若想加快正反应速率的同时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的体积
c.增大H2O (g)的浓度 d.加入适当的催化剂
③若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再向其中充入1molCO和0.5molH2O(g),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为 。
(3)甲醇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燃料电池,下图是以甲醇燃料电池(甲池)为电源的电解装置。已知:A、B、C、D、E、F都是惰性电极,丙中为0.1 mol/L CuSO4溶液 (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当向甲池通入气体a和b时,D极附近呈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① a物质是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 乙装置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③ 当乙装置中C电极收集到224mL(标况下)气体时, 丙中溶液的pH= 。
参考答案:(16分)(每空2分)(1)CH3OH(l)+3/2 O2(g) = CO2(g)+2H2O(l) ΔH=(2Q1+3Q2+2Q3)kJ/mol
(2)① 6×10-3 mol·L-1·min-1 ②ac ③ 25%
(3)① CH3OH; CH3OH - 6e- + 8OH- = CO32- + 6H2O
② 2NaCl + 2H2O
2NaOH + Cl2↑+ H2 ↑ ③ 1
本题解析:(1)已知反应:① CO2(g)+3H2(g)
CH3OH(l)+H2O (g) △H=Q1kJ·mol-1,② CH3OH(l)+1/2 O2(g)
CO2(g)+2H2(g)△H=Q2kJ·mol-1,③ H2O(g)=H2O(l) △H= Q3kJ·mol-1,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2×①+3×②+2×③即可得到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3/2 O2(g) = CO2(g)+2H2O(l) ΔH=(2Q1+3Q2+2Q3)kJ/mol。
(2)①当反应进行到10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H2为0.6 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水蒸气是0.6mol,水蒸气浓度变化量是0.6mol÷10L=0.06mol/L,实验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6mol/L÷10min=6×10-3 mol·L-1·min-1。
②a.正方应是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O的转化增大,a正确; b.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缩小容器的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较加快,淡平衡不移动,CO转化率不变,b错误;c.增大H2O (g)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CO转化率增大,c正确; d.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CO转化率不变,d错误,答案选ac。
③若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再向其中充入1molCO和0.5molH2O(g),由于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所以
CO(g)+H2O(g)
CO2(g)+H2(g)
起始浓度(mol/L) 0.2 0.2 0 0
转化浓度(mol/L) x x x x
破坏你的(mol/L) 0.2-x 0.2-x x x
所以
解得x=0.1
所以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为
(3)①D极附近呈红色,这说明D电极周围产生氢氧根离子,即D电极是阴极氢离子放电,则A是负极。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则A通入的物质是CH3OH,电解质是氢氧化钾,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OH - 6e- + 8OH-=CO32- + 6H2O。
②乙装置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则电解的总反应式为2NaCl + 2H2O
2NaOH + Cl2↑+ H2↑。
③当乙装置中C电极是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如果收集到224mL(标况下)气体即氯气是0.01mol,则转移0.02mol电子,所以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丙装置中产生0.02mol氢离子,氢离子浓度是0.02mol÷0.2L=0.1mol/L,则丙中溶液的pH=1。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应用、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计算与应用、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电化学原理的应用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3H2 + N2
2NH3反应中,使用催化剂的理由是
[? ]
A.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没有催化剂该反应不能发生
C.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遏止逆反应的发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2分)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化学变化量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仔细观察下表中50mL
稀盐酸和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碳酸钙 状态
| C(HCl)/ mol·l-1
| 溶液温度/℃
| 碳酸钙消失 时间/s
|
反应前
| 反应后
|
1
| 块状
| 0.5
| 20
| 39
| 400
|
2
| 粉末
| 0.5
| 20
| 40
| 60
|
3
| 块状
| 0.6
| 20
| 41
| 280
|
4
| 粉末
| 0.8
| 20
| 40
| 30
|
5
| 块状
| 1.0
| 20
| 40
| 120
|
6
| 块状
| 1.0
| 30
| 50
| 40
|
(1)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5、6表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从本实验数据中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能表明这
一规律的实验序号是?。
参考答案:(1)?放热?(2)?温度?(3)?反应物接触面积? ①②
本题解析:(1)反应后溶液的无毒升高,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2)实验5、6不同的是温度,因此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根据反应中的变量可知,不同的还有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因此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应的实验是1、2。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
A.0.45mol/L
B.0.50mol/L
C.0.55mol/L
D.0.60mol/L
参考答案:发生反应N2+3H2?2NH3,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
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NH3),则v(NH3)=23×ν(H2)=23×0.45mol/(L?s)=0.3mol/(L?s),
故2s末NH3的浓度为0.3mol/(L?s)×2s=0.6mol/L,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 + 3H2
2NH3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每1 mol N≡N断裂的同时有2 mol N—H生成
B.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C.N2减少的速率和NH3减少的速率之比为1:2
D.气体体积为初始体积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方程式可知,每1 mol N≡N断裂的同时有6 mol N—H生成,A不正确;B、平衡时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物质的浓度之间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B不正确;C、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N2减少的速率和NH3减少的速率之比为1:2,C正确;D、不知道转化率,则不能确定气体体积和初始体积的关系,D不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