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操作达不到目的的是
①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②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烯中含有的H2S③用乙醇和3%的硫酸共热到170℃制乙烯 ④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⑤将醋酸钠晶体和碱石灰混合共热制甲烷
A.①⑤
B.③④⑤
C.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氯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过滤后所得滤液黄色消失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振荡静置,过滤后所得滤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氯化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钾离子、氯离子、水分子,可以与氯化铁溶液中的离子分析比较,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A正确,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将铁离子转化成了沉淀,只有氯离子和水分子留下来了,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B正确,加入硝酸银后将氯离子转化为沉淀,但溶液的黄色未消失,可以得出显色的不是氯离子而是铁离子,故C正确,加水后改变了氯化铁溶液的浓度,而对离子不会造成消除,故D错误。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 mol./L H2SO4、3% H2O2、6 mol/L HNO3、0.0l mol/L1KMnO4、NaOH 稀溶液、0.1 moI/LKI、20%KSCN、蒸馏水。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参考答案:
(1)不合理。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硝酸会氧化催化剂中可能存在的二价铁,所以从实验结果只能判断样品溶解后的溶液中存在三价铁而不能确定样品中铁元素的价态。
(2)①催化剂中铁元素全部为+3价;催化剂中铁元素全部为+2价;催化剂中铁元素同时存在+2与+3价
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经测定乙醇的化学式是C2H6O,由于有机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推测乙醇的结构可能是下列两种之一。

为测定其结构,应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进行定性、定量实验。现给出乙醇、钠、水及必要的仪器,请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直接利用如图给定装置开始进行实验确定乙醇的结构。

(1)学生甲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结构为_______(用Ⅰ、Ⅱ表示),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同学乙分别准确称量4.60 g 乙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发现以排在量筒内水的体积作为生成的H2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后都小于1.12L,如果忽略量筒本身及乙同学读数造成的误差,那么乙认为可能是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水造成的,你认为正确吗?_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如果你认为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不正确,那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丙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①装置气密性要良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确定乙醇的量,③钠足量,④广口瓶内水必须充满,⑤氢气体积的测算方法正确、数据准确。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4)同学丁不想通过称量乙醇的质量来确定乙醇的量,那么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四名同学从乙醇的可能结构分析入手,对乙醇和钠的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如果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 mol,那么对钠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要求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I;因为n(Na)/n(H2)=0.10/0.05=2∶1,所以1个钠能置换乙醇中的1个H原子
(2)不正确;因为混有水产生的氢气大于1.12L,可能乙醇中混有丙醇等杂质,或者加入的钠不够。
(3)① ② ③ ⑤?
(4)乙醇的密度和体积
(5)大于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的常见化合物性质,提出了如下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协助该小组的同学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①CuO能否被NH3还原?②如何安全的进行“钠投入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
资料卡片Cu2O是红色粉末.Cu+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
实验方案(1)为解决问题①,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实验中观察到黑色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2)为解决问题②,该小组做了以下两组实验:
I.分别取40mL2%的CuSO4?溶液三份,各加入质量不同的钠块,实验现象如下:
钠块质量 | 实验现象 0.2g 钠块剧烈燃烧,发出爆炸声,少量的钠溅出 0.1g 钠块燃烧,发出爆炸声 0.05g 钠块四处游动,偶有轻微的爆炸声,未见钠块燃烧
|
II.保持钠块大小相同(约为0.05g),分别加入到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中,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结论
(1)CuO能被NH3还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在40mL2%的CuSO4?溶液,加入约______g的钠块是安全的.
问题讨论
(1)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可能含有Cu2O.你认为他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
(2)从“钠投入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结果来看,硫酸铜溶液的浓度越大,越容易发生爆炸.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检验你的猜想.猜想:______;检验方案______.
参考答案:实验结论(1)黑色CuO变为红色物质说明生成物为Cu,无水CuSO4变蓝色说明生成水,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应为氮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N2+3Cu+3H2O,
故答案为:2NH3+3CuO?△?.?N2+3Cu+3H2O;
(2)由加入Na的质量看出,当加入0.05gNa时,反应最为缓和,也最安全,故答案为:0.05;
问题讨论:(1)Cu2O也为红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但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可取少量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
故答案为:是;取少量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
(2)可用以下几种猜想和检验方案:
猜想1:硫酸铜溶液浓度大,生成氢氧化铜絮状沉淀多,阻止了钠块的游动,使得热量积聚,从而引发爆炸.
检验方案: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生成絮状氢氧化铜沉淀后,立即加入0.1g钠块实验,观察现象.
猜想2:硫酸铜溶液浓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放出热量来不及扩散,从而引发爆炸.
检验方案:取两份体积相同浓度均为1%的硫酸铜溶液,其中一份滴加几滴稀硫酸,然后各加入0.1g钠块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猜想3:溶液浓度越大,使得钠块越难移动,热量积聚,从而引发爆炸.
检验方案: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再加入0.1g钠块实验,观察现象.
故答案为:硫酸铜溶液浓度大,生成氢氧化铜絮状沉淀多,阻止了钠块的游动,使得热量积聚,从而引发爆炸;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生成絮状氢氧化铜沉淀后,立即加入0.1g钠块实验,观察现象(或其它合理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