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没有列入“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其余都是大气污染物,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试题贴近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该题难度不大,学生记住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气、石油、潮汐、风力为二次能源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可以直接作为能源利用的是一次能源,需要将一次能源转化加工再利用的是二次能源,因此天然气、石油、潮汐、风力等均为一次能源,A不正确;B、地下化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引起水资源匮乏,不利于人类生活的发展,B不正确;C、75%的酒精可用作杀菌消毒,而不是无水乙醇,C不正确;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水中藻类植物疯涨而引起的,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人认为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可以变废为宝。下列方法不属于废弃物资源化的是
A.燃煤的煤渣用于制造建筑材料
B.焚烧垃圾的烟气直接排人空气中
C.用废弃的泡沫包装材料制取液体燃料
D.用CaCO3除去燃煤烟气中的S02,并制得石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焚烧垃圾的烟气直接排人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资源浪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暨会议于2009年6月3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海外展商有包括美国、法国的23个国家和地区。大会的主题是“节能减排,和谐发展。”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主题的是(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
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提倡新能源的今天,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大肆利用开发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是有悖于环保主题的。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将煤液化或气化,获得清洁燃料;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新能源,比如氢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酸雨主要是SO2、NO2等排放引起的,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废气,故①②④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