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工业上常用铁屑跟硫酸反应并经除杂、浓缩、结晶、干燥等过程,来制取绿矾晶体,为制得较纯净的绿矾晶体,合理的方法是
A.使硫酸过量
B.使铁屑过量
C.使用稀H2SO4
D.使用浓H2SO4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要注意审题,制得较纯净的绿矾,则不应被O2氧化而变质,即铁要过量,合理方法应具备:不浪费原料,不引起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牛、羊放的屁中含有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的增加会导致地球温室效应明显
B.蔗糖、纤维素(如棉花)、光导纤维、淀粉、蛋白质、PVC、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C.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可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
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C.根据从沉淀的转化角度以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D.根据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解答:A.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所以牛、羊放的屁中含有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的增加会导致地球温室效应明显,故A正确;
B.纤维素(如棉花)、光导纤维、淀粉、蛋白质、PVC、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蔗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水垢中含有的CaSO4,先用碳酸钠溶液处理转化为?CaCO3,离子方程式是CaSO4(s)+CO32-?(aq)?CaCO3(s?)+SO42-?(aq),再用酸除去CaCO3:CaCO3+2H+═Ca2++H2O+CO2↑,故C正确;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说明葡萄糖注射液不属于胶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高分子化合物、沉淀的转化以及胶体的性质,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X、Y、Z、W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Y、Z同族,Z、W同周期,X与Y、W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WO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Y<Z<W
C.X与Y可以形成X2Y、X2Y2两种氧化物
D.Y、Z、W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溶液有时呈黄色,其中由于久置时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色的是( )
A.浓硝酸
B.硫酸亚铁
C.高锰酸钾
D.工业盐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的化学试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其变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发生分解反应:4HNO3=4NO2↑+O2↑+2H2O,浓硝酸里溶解了红棕色的NO2而呈黄色。久置的KMnO4溶液也不十分稳定,在酸性溶液中缓慢地分解,使溶液显黄色:
+4H+=4MnO2+3O2↑+2H2O。工业盐酸呈黄色 ,是因为含有Fe3+杂质。硫酸亚铁在空气里,Fe2+被氧气氧化为Fe3+,而使溶液显黄色:4Fe2++4H++O2=4Fe3++2H2O,因此答案选B。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关键是要熟练记住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做法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是
A.电动车辆代替汽油车辆
B.为了方便,鼓励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包装袋
C.农民为了增收,应尽量多用农药和化肥
D.同学扔的废旧电池和废纸不会破坏环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做法对环境保护有利,说明该做法不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电动车辆代替汽油车辆,减少了汽油的燃烧,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所以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正确;
B.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包装袋容易产生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对空气、土壤及水资源都有污染,所以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错误;
C.多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地下水及空气产生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错误;
D.废旧电池能产生重金属污染,废纸能产生环境污染,所以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环境污染及治理,难度不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