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加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

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生成氯气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氯化钠和浓硫酸生成氯化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中用水吸收H2中混有的HCl气体,然后用向下排气法收集H2是可行的。B中氯气应用饱和食盐水净化除去HCl,否则会溶解损耗Cl2,ρCl2>ρ空,应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且反应需要加热。C中CO2也不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D中NaCl与浓硫酸反应制HCl需加热。HCl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应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且不能用水净化,因此答案选A。
考点:考查常见气体制备原理、洗涤、干燥、收集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答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气体的性质以及制备原理,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事实与原因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含铅汽油能造成重金属中毒,污染环境,所以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减少污染;
B.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C.钢铁发生腐蚀铁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腐蚀,而锌与铁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正极铁得到保护;
D.钢化玻璃强度大,且破碎后,碎块没有尖锐的棱角,可制造汽车或火车的车窗,以减少车祸后对人的伤害;
解答:A.因含铅汽油能造成重金属中毒,污染环境,所以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减少污染,因果关系成立,故A正确;
B.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因果关系不成立,故B错误;
C.钢铁发生腐蚀铁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腐蚀,为防止钢铁发生腐蚀通常在船身上装锌块,而锌与铁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正极铁得到保护,因果关系成立,故C正确;
D.钢化玻璃强度大,且破碎后,碎块没有尖锐的棱角,可制造汽车或火车的车窗,以减少车祸后对人的伤害,因果关系成立,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原因,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并根据题意逐一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试剂瓶中装有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A.萃取
B.过滤
C.蒸馏
D.洗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二者的沸点差异较大,故可以使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正确的操作是
?
?
?
A.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含I-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海带是固体可燃物,不能在烧杯中灼烧,应该在坩埚中灼烧成灰,故A错;过滤时需要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倒入漏斗,故B错;碘单质易溶于苯,不会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苯的沸点比碘低得多,通过水浴加热蒸馏可以将碘的苯溶液中的苯分离出来,同时防止碘升华,故D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涉及烧杯和坩埚的使用、过滤操作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分液漏斗的使用、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碘的溶解性和沸点、苯的沸点、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等。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氮气
B.一氧化氮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污染物,而NO、NO2、SO2都有毒,排放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以此来解答.
解答:A.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无毒,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A正确;
B.NO有毒,排放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
C.NO2有毒,排放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故C错误;
D.SO2有毒,排放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毒气体和环境污染,熟悉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