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别溴水和Fe(OH)3胶体
B.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过滤,以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
C.H2还原CuO实验中,当固体变红,停止加热后,再通一会儿H2
D.测溶液的pH值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溶液滴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参考答案:A、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但是溴水溶液不具有,用丁达尔现象区别溴水和Fe(OH)3胶体,故A正确;
B、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加入氢氧化钠后可以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这样除去杂质的同时会引进新杂质氯化钠,故B错误;
C、H2还原CuO实验中,反应完成后,要先停止加热,还要通入一会氢气,试管冷却后才停止通入氢气为防止生成的铜单质又被氧化,故C正确;
D、pH试纸不能加水润湿后再使用,否则待测液被稀释,测的是稀释后溶液的pH值,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他将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 g(1g以下使用游码)。该学生所称量的食盐的实际质量是(?)
A.14.5 g
B.15.0 g
C.16.0 g
D.15.5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在任何情况下,托盘天平中右盘的质量+游码质量=左盘质量,所以该食盐的质量是15.0g-0.5g=14.5g,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由草木灰提取钾盐并检验钾元素存在的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焰色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草木灰提取钾盐并检验钾元素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然后进行焰色反应。A、溶解中用到玻璃棒,目的是加快溶解,故A正确;B、过滤时除掉不溶性杂质,用玻璃棒来引流,故B正确;C、蒸发结晶过程中也用到玻璃棒,目的是防止液体受热不均,液体外溅,故C正确;D、焰色反应验证钾元素要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紫色是钾焰色反应所呈现出的颜色,故D错误,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2分)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配制100mL 3.6 mol·L-1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 mol·L-1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
(2)下列实验步骤是配制溶液所必需的步骤,请使用各步骤的编号按照实验操作时的顺序进行排序(只填各步骤的编号)?。
①溶解并恢复至室温;②定容;③计算;④转移;⑤量取;⑥洗涤并转移;⑦反复倒转摇匀。
(3)实验中除了需要50mL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4)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
(5)该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张注射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分子式为C6Hl2O6,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溶液的标签,如下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含水?g;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
参考答案:(12分,每空2分)
(1)20.0mL(或20mL,无单位不得分)?
(2)③⑤①④⑥②⑦。
(3)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每答对1个得1分,容量瓶无容积不得分);
(4)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
(5) 237.5;? 0.28 mol·L-1(无单位不得分)
本题解析:
⑴100mL× 3.6 mol·L-1="18" mol·L-1×V,V=20.0mL;⑵③⑤①④⑥②⑦;(3)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4)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
⑸溶液中含水250g―12.5g=237.5g,C=12.5g÷180g/mol÷0.25L=0.28 mol·L-1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无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千万不要品尝有毒的药品,如果药品无毒的话可以少量品尝
B.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酒
精灯内酒精量不够,可以随时打开塞子往里面加酒精
C.如果火灾现场存有金属钠,千万不要用水灭火,应该迅速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一般要略低于试管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