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A.提取溴水中的溴,可用加入乙醇萃取的方法
B.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10%的氯化铁溶液变为20%的氯化铁溶液
C.用上图①的装置可以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
D.用上图②的装置可以验证生铁片在该雨水中是否会发生吸氧腐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0分)下表中五个小实验,每个小实验有一项未填写,试按要求填空:
参考答案:(10分,每空.2分)
(1)
?(2)干馏?
(3)四氯化碳?(4)加热升华(:只写加热或升华可给分)?(5)蒸发、结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即含有氯分子Cl2),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废水样10.0mL于锥形瓶,加入10.0 mL 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就注入0.01 mol·L-1 的Na2S2O3标准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 (Na2S4O6溶液为无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
(2)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步聚③当待测液由?色变为?色且30s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0mL,则废水中C1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按照上述实验操作,最后会导致所测得的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会比实际浓度?(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5)若读Na2S2O3溶液的体积不规范,没有平视,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又俯视,最后会导致所测得的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会比实际浓度?(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参考答案:(1)淀粉溶液?(2)Cl2 + 2I– = I2 + 2Cl–?(3)蓝、无;0.01 mol·L–1?(4)偏大?(5)偏小
本题解析:(1)I2遇淀粉变蓝色,I–遇淀粉不变色,所以用淀粉可显示I2与Na2S2O3的反应终点。(2)加入KI的目的是把Cl2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 2I– = I2 + 2Cl–。(3)待测液中加入淀粉时显蓝色,当I2被完全还原为I–时溶液显无色,由反应可找出关系式:Cl2~I2~2Na2S2O3,则c(Cl2)×10.0×2=0.01×20.00,所以c(Cl2)=0.01 mol·L–1。(4)步骤②中滴定管没用标准溶液润洗,会使标准稀释,滴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会偏大,进而引起所测得的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会比实际浓度偏大。(5)滴定管的刻度自上而下由大到小,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又俯视读数,所读数据比实际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偏小,最后会导致所测得的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会比实际浓度偏小。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85克NaCl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0.10mol/LNH4Cl溶液的PH=5.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正确;B、托盘天平的感量为0.1克;C、氢氧化钠会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钠黏稠液体,将瓶塞和瓶口粘起;D、广泛PH试纸只能估出范围,不能准确测定。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直接氧化法制备混凝剂聚合硫酸铁[Fe2(OH) n (SO4) 3-n/2]m (n>2 , m≤10)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盐基度=n(OH-)/3n(Fe)×100% 。式中n(OH-)、n(Fe)分别表示PFS中OH-和Fe3+的物质的量。所得产品若要用于饮用水处理,需达到盐基度指标为 8.0%~16.0%。
(1)实验加入硫酸的作用是?。取样分析Fe2+浓度,其目的是?。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若溶液的pH偏小,将导致聚合硫酸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氧化时控制反应温度为50~60℃的原因是?。
(4)聚合反应的原理为m[Fe2(OH)n(SO4) 3-n/2]
?[Fe2(OH)n(SO4) 3-n/2 ] m,则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产品盐基度的测定方法:
Ⅰ 称取m g固体试样,置于400 mL聚乙烯烧杯中,加入25 mL盐酸标准溶液,再加20 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摇匀,盖上表面皿。
Ⅱ 室温下放置10 min,再加入10 mL氟化钾溶液,摇匀,掩蔽Fe3+,形成白色沉淀。
Ⅲ 加入5滴酚酞指示剂,立即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的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为V?ml。
Ⅳ 向聚乙烯烧杯中,加入25 mL盐酸标准溶液,再加20 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摇匀,盖上表面皿。然后重复Ⅱ、Ⅲ做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的体积为V0 ?ml。
①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②已知试样中Fe3+的质量分数为w1,则该试样的盐基度(w)的计算表达式为?。
参考答案:(1)抑制Fe2+水解;?确定氧化Fe2+所需H2O2的量
(2)将小片pH试纸放在点滴板(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迅速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偏低
(3)温度过低,反应太慢;温度过高, H2O2分解加快,导致氧化剂用量增加。
(4)Fe2(SO4)3+ nH2O
Fe2(OH)n(SO4) 3-n/2 + (n/2) H2SO4
(5)①加入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烧杯中液体颜色恰好为浅红色,且30s内不变色。
②w=
本题解析:本题是通过绿矾经过氧化、水解等步骤制备混凝剂聚合硫酸铁的流程。(1)绿矾易溶于水,加入硫酸的作用显然是抑制Fe2+以及后面氧化生成的Fe3+的水解;反应中Fe2 +要全被氧化,所以需确定其量来确定氧化剂H2O2的量;(2)溶液的pH偏小致使Fe3+的水解受到抑制,聚合硫酸铁中OH-量减少,SO42-量增多,铁的质量分数减少;(3)温度控制在一个范围或一个数值,需从两个方面解释,温度低,反应速率慢,温度高,会引起易分解的物质(H2O2)分解;(4)流程的第四步是水解和聚合,水解是Fe3+的部分水解得到聚合物的单体;
(5)加入的盐酸与聚合硫酸铁中的OH-反应,
反应的盐酸n(HCl)=cV0×10-3- cV×10-3mol= n(OH-)
聚合硫酸铁中铁的物质的量n(Fe)=mw1÷56= mw1/56mol
盐基度=n(OH-)/3n(Fe)×100%=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