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提出原子学说 ?
B.发现元素周期律? ?
C.提出分子学说 ?
D.发现氧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中的金属材料
B.防止废电池造成环境污染
C.废电池经过处理后还可以重新使用
D.回收废电池中的非金属材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重金属的污染,对自然界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这些成分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内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丢弃的废电池与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会渗透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中富集,经过食物进入人得身体威胁人类健康,所以必须集中处理.
解答: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首要原因是废电池严重危害环境,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原因、防治方法和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现象是由重金属汞污染引起的是
A.水俣病
B.水华
C.赤潮
D.甲状腺肿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的SO2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10%的空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C.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D.废旧电池中的汞、锅、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从SO2的性质的角度分析;
B.浓度较大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C.二氧化碳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D.废旧金属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
解答:A.SO2可与CaO、O2反应生成硫酸钙,所以在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故A正确;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10%可引起鼻和喉头粘膜的刺激;臭氧浓度在0.1-0.2mg/m3时,引起哮喘发作,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同时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对人体有害,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故C正确;
D.废旧金属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随意丢弃会导致水资源和土壤污染,应回收,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环境污染知识,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注意酸雨、温室效应等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海水淡化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萃取法
D.离子交换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蒸馏法是把水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水,故A正确;
B、利用电渗析法可使相应的离子通过半透膜以达到硬水软化的效果,故B正确;
C、对于微溶于水的有机物,可用萃取法,水中没有微溶于水的有机物,故C错误;
D、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可以除去海水中的离子,从而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有蒸馏法、反渗透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