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有可能把乙烯氧化生成CO2,所以A不正确,应该通过溴水洗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铵也反应,B不正确,应该用适量的氨水。甲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甲酸钠,蒸馏即得到甲醛,C正确。溴水和苯酚反应,但生成的2,4,6-三溴苯酚能溶解在苯中,D不正确,应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为:c(Na+)=0.2 mol/L,c(Mg2+)=0.4 mol/L,c(Cl-)=0.4 mol/L和未知浓度的SO42-,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 mol/L
 B.0.3 mol/L
 C.0.5 mol/L
 D.0.15 mol/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该混合物中共含有四种微粒,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四者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应相等,所以:n(Na+)+2n(Mg2+)=n(Cl-)+2n(SO42-),即0.2 mol/L+2×0.4 mol/L=0.4 mol/L+2×c(SO42-),解得c(SO42-)=0.3 mol/L.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填写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
 ?| ? 
 | 混合物 (括号内为少量杂质)
 
 | 试剂 (足量)
 
 | 分离方法 
 |  | A 
 | 苯(苯酚) 
 | ? 
 | ? 
 |  | B 
 | 乙烯(SO2) 
 | ? 
 | ? 
 |  | C 
 | 乙酸乙酯(乙酸) 
 | ? 
 | ? 
 |  | D 
 | 乙醇(水) 
 | ? 
 | ? 
 | 
 
 
 参考答案:?
 混合物
 试剂(足量)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NaOH溶液
 分液
 B
 乙烯(SO2)
 NaOH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
 D
 乙醇(水)
 CaO固体
 蒸馏
 
 
 本题解析:A、苯酚具有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形成两层通过分液除去;B、SO2与碱反应,乙烯不反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去SO2;C、饱和Na2CO3溶液与乙酸反应,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分层,通过分液分离;D、用CaO固体与水反应,固定水采用蒸馏的方法收集乙醇。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2分)下面是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水样成分的检验过程,已知该水样中只可能含有K+、Mg2+、Ca2+、Cl-、CO和SO中的若干种,该小组同学取100 mL水样进行实验:
  向样品中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1.0 mol·L-1的盐酸,实验过程中沉淀质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样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写出BC段曲线所表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由B点到C点变化过程中消耗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
 (4)试根据实验结果推测K+是否存在?________(填“是”或“否”);若存在,K+的物质的量浓度c(K+)的范围是________。(若K+不存在,则不必回答该问)
 
 
 参考答案:(1)CO和SO 2∶1或SO和CO 1∶2(2)BaCO3+2H+===Ba2++CO2↑+H2O
 (3)0.04 L或40 mL
 (4)是 c(K+)≥0.6 mol·L-1?
 
 本题解析:由题中图像变化知,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的离子为SO和CO,OA段对应沉淀为BaSO4和BaCO3,BC段加盐酸时,BaCO3溶解,BaCO3+2H+===Ba2++CO2↑+H2O,n(BaCO3)==0.02 mol=n(CO),则n(BaSO4)==0.01 mol=n(SO),即n(CO)∶n(SO)=0.02 mol∶0.01 mol=2∶1。因为CO、SO的存在,则Mg2+、Ca2+不存在,Cl-可能存在,溶液中一定存在K+,由于Cl-的量不确定,则n(K+)≥0.02 mol×2+0.01 mol×2=0.06 mol,BC段消耗V(HCl)==0.04 L。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判断或实验预期正确的是A.对于反应N2H4(l)=N2(g)+2H2(g) △H=-50.6kJ·mol-1,它在任何温度下都是自发的
 B.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C.纯碱溶液或石灰水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看到有银镜出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