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胶体》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六)
![]() 参考答案:电极A、B间接高电压后,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电场,空气分子能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正极A移动时,碰到烟尘微粒使它带负电,正离子电子在电场力 的作用下,向负极B极移动时,因此,带电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烟尘向管壁移动,并附在管壁上,这样,消除了烟尘中的尘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化工、军事等领域。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下列有关形成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错,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②正确,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③正确,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正确,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⑤错,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⑥错,胶体具有介稳性,静置后不会析出黑色沉淀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是纯净物
B.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不带电荷
D.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μm之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胶体是一种分散系,是混合物,故A项错误;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了胶体、溶液、浊液,故三者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B项错误;某些胶体粒子为多分子聚集体,在形成过程中会包裹某些带电离子,故使胶体粒子带某种电荷,但胶体体系不带点,故C项正确;.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即10-3~10-1μm,故D项错误。
考点:胶体的性质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I | 叙述II |
A | 实验室常用Al2(SO4)3溶液与氨水溶液制备Al(OH)3沉淀 | Al(OH)3不溶于碱 |
B | NaHCO3为强碱弱酸盐 | NaHCO3溶液显碱性 |
C | SO2具有氧化性 | SO2可用品红溶液检验 |
D | Fe(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 Fe(OH)3胶体可以用FeCl3浓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中,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A错误;B、NaHCO3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NaHCO3溶液显碱性,B正确;C、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用品红溶液检验,C错误;D、胶体的性质与胶体的制备没有关系,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的稳定性比较:溶液>胶体>浊液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比较:溶液>胶体>浊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与胶体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参考答案:A、溶液均一稳定,胶体具有介稳定性,浊液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分散系的稳定性比较:溶液>胶体>浊液,故A正确;
B、分散质粒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浊液>胶体>溶液,故B错误;
C、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故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C正确;
D、胶体和溶液都能透过滤纸,所以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故,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认识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