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乙酸乙酯与乙酸互溶,过滤无法分离,需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萃取、分液;B项,由题给信息可知滴定管活塞耐强酸、强碱,因此可装强碱,正确;C项,I2受热升华,无法回收I2;D项,还缺少天平、玻璃棒、胶头滴管等仪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乙醇的容器上的是
?
?
?
A.(剧毒品)
B.(氧化剂)
C.(易燃液体)
D.(自燃物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乙醇是易燃品,应在装有乙醇的容器上贴有易燃液体的标志,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实验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将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作为末温度
B.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 的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无需晾干就可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C.将KNO3和Na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时,趁热过滤可分离得NaCl晶体
D.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借此可判断锌镀层是否反应完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应是完全反应时的温度,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故A正确;B.原理是将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并在这一端用丙酮作展开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待分离的物质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由于Cu2+和Fe3+的移动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Cu2+和Fe3+可用氨熏显色。载体是纸,固定相是水,流动相是展开剂;晾干以保证每点在纸上扩散的直径不至于太大,否则各组分移动的时候会相互重叠,导致分离不充分,影响实验结果,故B错误;C.KNO3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如不趁热过滤,NaCl晶体会含有较多KNO3杂质,故C正确;D.锌与铁在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速率较大,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双选)? ( )。
A.将K投入NaCl溶液中,比较K与Na的还原性强弱
B.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C.配制0.01 mol·L-1FeCl2溶液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防氧化
D.为加快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的速率,向溶液中加入少许硝酸铜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项,钾会先和水反应,不会达到预期目的;D项,加入硝酸铜后溶液中含有NO和H+,会生成NO气体,使制得的H2不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量取15.00?mLNaOH溶液
B.装置②既可用于乙醇制乙烯的发生装置,又可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C.室温下,含有CoCl2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
D.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展开剂的成份为蒸馏水与丙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