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将NaOH溶液存
B.收集HCl气体
C.干燥SO2气体
D.检验试液中NH4+的存在在玻璃滴瓶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NaOH溶液试剂瓶应用橡皮塞;
B.HCl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C.二氧化硫与碱石灰反应;
D.NH4+与OH-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碱性气体NH3.
解答:A.NaOH溶液一般不能长期存在在滴瓶中,常常应玻璃中的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而导致打不开,故A错误;
B.HCl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
C.二氧化硫与碱石灰反应,应用酸性干燥剂干燥,故C错误;
D.NH4+与OH-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碱性气体NH3,可使石蕊试纸变蓝,可检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于物质的保存、收集、干燥以及检验等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水银
B.硬铝
C.青铜
D.碳素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2种或2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是合金,则学习BCD均是合金,水银是金属单质,不是合金,答案选A。
考点:考查合金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合金概念以及常见合金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记住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A.肯定是NO2气体
B.肯定是O2与NO2的混和气体
C.肯定是NO气体
D.可能是NO与NO2的混和气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有三种可能,一,可能是NO2气体;二,可能是O2(少量)与NO2的混和气体;三,可能是NO与NO2的混和气体。三者都能出现上述现象混合气体可能发生以下反应:4NO2+O2+2H20=4HNO3,4NO+3O2+2H20=4HNO3,气体恰好发生反应时,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 。故AB说法过于肯定,C项NO无色,不可能是NO,D说法正确。
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氮氧化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NO、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某金属混合物50?g与足量的Cl2充分反应,消耗Cl2为71?g,该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A.Cu和Zn
B.Na和Al
C.Fe和Mg
D.Ca和Z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 mol Cl2耗Cu 64 g,耗Zn 65 g,耗Na 46 g,耗Al 18 g,耗Fe 37.3 g,耗Mg 24 g,耗Ca 40 g,所选组合中必须是所耗两金属一种大于50 g,另一种小于50 g,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及试剂保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化铜、二氧化锰、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固体? ②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滴入盐酸、硫酸、醋酸、次氯酸的稀溶液中,溶液都呈红色? ③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硅酸钠的水溶液都应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④氯水、稀硝酸、硝酸银溶液、碘单质都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⑤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粉末,晶体硅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 ⑥石英、水晶、玛瑙、砂子、陶瓷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④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次氯酸有漂白性,所以滴入次氯酸是先变红,后褪色;④氨水见光易分解为氨气和水,稀硝酸一般见光不分解,浓硝酸见光易分解;⑥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⑤正确,选B
考点:物质物理性质、保存方式、组成等的考查
点评:考查课本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课本知识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