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或操作:
①做实验时可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50.56gKCl
③用酒精可以从饱和碘水中萃取碘
④让一束光通过胶体,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⑤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可用结晶的方法。
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碘——淀粉
B.H+——酚酞
C.OH-——蓝色石蕊试纸
D.Cl-——盐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H+不能使酚酞变色;OH-不能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而应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检验氯离子时用盐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又引入了氯离子,不能进行准确的验证。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制取蒸馏水时,为了防止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内加入几片碎瓷片
B.稀释浓硫酸时,常把水加入到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C.做CO还原Fe2O3实验时,为防止CO污染环境,实验完毕,常先停止通CO,再停止加热
D.在用水吸收HCl气体时可把导管直接插入液面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考查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导致读数偏小,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B:操作正确,测定结果正确
C:导致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D:导致标准溶液浓度偏小,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答案为CD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硫代硫酸钠与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S4O62-+2I- 。
(Ⅰ)制备Na2S2O3·5H2O

打开K1,关闭K2,向放有铜片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C中碳酸钠的作用
是?。“停止C中的反应”的操作是?。
过滤C中的混合液。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填化学式)?溶液,其作用是?。
(Ⅱ)用I2的标准溶液测定产品的纯度
取5.5g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00mL溶液,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050mol/L I2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编号
| 1
| 2
| 3
|
溶液的体积/mL
| 10.00
| 10.00
| 10.00
|
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19.95
| 17.10
| 20.05
|
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用百分数表示,且保留1位小数)。
参考答案: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 2H2O;
起反应物作用及提供碱性环境。?打开K2,关闭K1
漏斗、烧杯、玻璃棒;NaOH 。?吸收多余SO2,防止污染环境
溶液变蓝,且半分钟不改变; 90.2%
本题解析:(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氧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 2H2O。生成的SO2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CO2,由于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C中碳酸钠的作用是起反应物作用及提供碱性环境。“停止C中的反应”的操作是打开K2,关闭K1。
(2)过滤时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SO2是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则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SO2,防止污染环境。
(3)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则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蓝,且半分钟不改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实验中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舍去,则实际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是
,则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Na2S2O3·5H2O的物质的量是0.050mol/L×0.0200L×2×10=0.02mol,所以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
。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该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