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已知反应:3I-(aq)+S2O82-(aq)
?I3-(aq)+2SO42-(aq)+Q
(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能量,则反应过程中的Q?0(填>、<、=);(I)、(II)两曲线中,使用催化剂的是?曲线。

(3)反应的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反应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下表是在20℃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c(I-)/mol·L-1
| 0.040
| 0.080
| 0.080
| 0.160
| 0.160
|
c(S2O82-)/mol·L-1
| 0.040
| 0.040
| 0.080
| 0.080
| 0.040
|
t/s
| 88
| 44
| 22
| 11
| t1
|
?
从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
表中显色时间t1=?s;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1)
?(2分)
(2)>(1分);(II)(1分)
(3)研究I-、S2O8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分);22(1分);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乘积成正比(2分)
本题解析:(2)E生-E反<0?,放热反应,Q>0,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像(II)。
(3)浓度改变对速率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需加热的反应一般都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一般都不要加热或点燃等条件
C.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燃烧反应一般都是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A、需加热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但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放热反应有的也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铝热反应,故B错误;
C、一般化合反应放热,分解反应吸热.如:2H2O2=2H20+O2 放热? N2+3H2=2NH3 吸热(可逆反应),故C错误;
D、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反应,燃烧反应一般都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6分)如图所示,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研细的20g Ba(OH)2·8H2O晶体。将此小烧杯放在事先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10g NH4Cl晶体,并用玻璃棒快速搅拌。

(1)实验中要用玻璃棒搅拌的原因是?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s.5*u.c.#om
(3)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除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及反应混合物呈糊状以外,还有
?。
(4)通过最后一个现象可以说明该反应为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参考答案:
(1)该反应是固体之间的反应,搅拌可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2) Ba(OH)2·8H2O +2NH4Cl = BaCl2 +2NH3↑ +10 H2O?不是
(3) 玻璃片上因结冰而与小烧杯粘在一起
(4) 吸,小于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mol正丁烷和1mol异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分别为2878KJ和2869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B.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多
参考答案:A、根据题意知,正丁烷的能量大于异丁烷的能量,能量越大,物质越不稳定,所以正丁烷的稳定性小于异丁烷的稳定性,故A错误.
B、根据能量守恒结合题意知,正丁烷的能量大于异丁烷的能量,故B正确.
C、根据题意知,正丁烷的能量大于异丁烷的能量,再根据能量守恒得,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故C错误.
D、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分异构体,所以含有的氢原子数相同,即碳氢键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A.-1780kJ/mol
B.-1220 kJ/mol
C.-450 kJ/mol
D.+430 kJ/mo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对于S(s)+3F2(g)═SF6(g),其反应热△H=280KJ/mol+3×160KJ/mol-6×330KJ/mol=-1220kJ/mol,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