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10-6m的颗粒物,则PM为2.5的大气一定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
H、
H是制造氢弹的原料,它们是同一种核素
D.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2.5×10-6m =2.5×103nm>100nm,而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则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不一定是胶体,故不一定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错误;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降低农作物的质量,得不偿失,错误;C、氢-2、氢-3是氢元素的同位素,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错误;D、单晶硅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
A.水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源不断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水短缺”是因为淡水资源贫乏,且全球分布不均匀,可以说水短缺已成为全球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C.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而不是单质硅,硅主要用作半导体,D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洗涤物品表面油污
B.药皂中加入苯酚,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假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毒成分主要是甲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中由于油是酯类在碱性环境下容易水解,正确;B项描述正确;C项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铁粉,故错误;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11年9月29日卫生部出台《食用盐碘含量》国家标准,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 mg/kg—30mg/kg,说明摄入过少和过量的碘都对人体健康不利
B.“地沟油”危害健康,不仅是因为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E、脂肪酸油脂已经被破坏,营养低,而且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2012年3月2日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 PM2.5受到普遍的关注,因为PM2.5在空气中能形成了气溶胶,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环境保护等。胶体微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而MP2.5的直径大于100nm,所以MP2.5不能形成胶体,选项D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