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雾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雾。错误。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错误。③液氯就是液态的氯气,它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水是氯气的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错误。④氯水久置,因反应产生的次氯酸光照分解产生盐酸和氧气,氧气逸出,所以最后得到的是稀盐酸。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列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乙、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乙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
(2)第④步操作中用稀硫酸浸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
a.除去未反应的
b.除去未反应的I-
c.除去未反应的Fe
d.除去碱性物质
(3)第⑦步操作可供提纯I2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要求写具体步骤)。
(4)实验室检验I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物质见光易变黑,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3Ag+4HNO3====3AgNO3+NO↑+2H2O)
(6)按上述实验过程填空:

写出①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FeI2? FeCl3
(2)C? (3)升华?萃取
(4)将I2加在淀粉溶液中,溶液显蓝色
(5)2Ag====I2Ag+I2
(6)c.蓝? d.紫
①2FeBr2+3Cl2====2FeCl3+2Br2
②2FeCl3+2KI====2FeCl2+I2+2KCl
③2KI+Br22====KBr+I2
本题解析:由物质的转化图分析讨论,可得乙物质是由铁和碘化银反应生成的,由于铁在该反应中只能被氧化为+2价,故乙是FeI2,而不是FeI3,而Cl2将FeI2氧化为I2和FeCl3,3Cl2+2FeI2====2I2+2FeCl3;在第④步操作中用稀硫酸浸洗银时,是除去银里的少量铁。I2单质易升华,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酒精、四氯化碳等),提纯I2可用升华和萃取的方法。单质I2遇淀粉的水溶液显蓝色,这是检验单质I2的常用方法(也是检验淀粉的常用方法)。AgI的稳定性较差,见光受热易分解生成单质银和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iO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
B.浓硝酸储罐泄漏时,可以立即喷撒消石灰或烧碱处理
C.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氢气、碘化氢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
D.分别充满NH3、HCl气体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NH3和HCl气均易溶于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SiO2不导电,A选项错误;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B选项错误;碘化氢具有还原性,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氯气跟下列物质反应时,能够产生白雾的是
[? ]
A.Na
B.Cu
C.H2
D.Fe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 + 2Cl-= Cl 2 + 2F-?
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③非金属性S>As ,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O>N,故O 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错误,非金属性F>Cl,将F2通入NaCl溶液,发生与水的反应,即
2F2+2H20=4HF+O2↑;②错误,非金属性F>Br,酸性为HBr> HF,③④的叙述是正确的,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非金属性,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其命题方式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本题难度适中,注意要看清楚题目要选择的是推理结果不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