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事实与胶体的知识有关的是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水泥的硬化.
③用明矾净水.
④河海交汇出沙洲的形成.
⑤土壤中施硝酸铵会使氮素流失.
⑥用电泳法除去陶土中的氧化铁.
⑦用石灰、纯碱法消除水的暂时硬度(除去水中的[Ca(HCO3)2和Mg(HCO3)2]).
⑧一束光线通过浓雾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⑨用FeCl3溶液对伤口止血比MgCl2的效果好.
⑩将装有淀粉和NaCl溶液的半透膜袋置于盛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向水中滴加碘酒,溶液未见变蓝.
A.①②④⑤⑥⑦⑧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⑦⑧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A.水
B.豆浆
C.稀硫酸
D.烟雾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抓住这一特点即可解答;
解答:A.分散系是混合物.水是化合物,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故A错误;
B.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故B错误;
C.稀硫酸是溶液,不是胶体,由于溶质微粒太小(<10nm),光全部通过,故C正确;
D.烟雾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应用,注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四氯化碳从溴水中萃取溴,含溴的四氯化碳在下层
B.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物质的方法
C.用无色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变成紫色
D.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所以可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
B.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物质的方法;
C.四氯化碳可以萃取碘单质;
D.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解答:A.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故A正确;
B.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亦称抽提,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故B正确;
C.四氯化碳可以萃取碘单质,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故C正确;
D.酒精和水是互溶的,不能作为从碘水中萃取碘的萃取剂,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萃取和分液,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硝基苯和水
B.苯和甲苯
C.溴苯和NaOH溶液
D.溴乙烷和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分液漏斗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则分析选项中物质的溶解性即可.
解答:A.硝基苯和水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A错误;
B.苯和甲苯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B正确;
C.硝基苯和水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C错误;
D.溴乙烷和水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难度不大,注意分液漏斗能分离的物质必须是互不相溶的液体.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B.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其电解过程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参加化学反应
D.NO2、纯碱、CaO分别属于酸性氧化物、盐、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可以将混合物进行分类;
B.根据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在两个电极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C.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同时也参加化学反应;
D.酸性氧化物是和减肥药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
解答:A.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三大类,故A错误;
B.根据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在两个电极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其电解过程,故B正确;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同时也参加化学反应,故C错误;
D.依据酸性氧化物、盐、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分析判断,NO2不是酸性氧化物、纯碱属于盐,CaO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导电原理、催化剂的作用等,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