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y轴表示的可能是第一电离能
B.y轴表示的可能是电负性
C.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
D.y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如第Ⅱ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的,A错误;B、同一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B正确;C、同一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C错误;D、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金属失电子数增加,非金属得电子数减少;D错误,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x+2
B.x+4
C.x+8
D.x+1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根据每周期中容纳的电子数可判断,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可以是2、8、18或32,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W2—)>r(Q—)>r(Y2—)> r(Z3+)
B.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不一定与Y、W同主族
C.元素X的氢化物与Q的氢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
D.X、Z、W、Q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出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Al元素、W为S元素、Q为Cl元素。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所以S2?>Cl?>O2?>Al3+,正确;B、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最外层电子为6,与Y、W一定同主族,错误;C、元素X的氢化物为NH3,Q的氢化物为HCl,二者化合生成NH4Cl,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正确;D、X、Z、W、Q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HNO3、Al(OH)3、H2SO4、HClO4,都能与强碱反应,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氢元素有H、D、T三种同位素,氧元素有16O、17O、 18O三种同位素,则由它们构成的水分子的种类有多少种
A.27种? B.18种? C.12种? D.9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通过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生成一种新离子
B.生成一种新分子
C.生成一种新核素
D.生成一种新单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化学反应就是化学变化必须有新的物质生成,所以可以生成一种新单质,可以生成新的分子,也可以生成一种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即新离子。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说明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没有变化的,所以不能生成一种新原子,即不可能生成一种核素,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