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现象或化学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A KI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变蓝,再通入SO2,蓝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B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蒸馏时,温度计的球泡应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此位置指示的是被蒸馏物质的沸点 D 2CO=2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该反应△H>0,△S<0
|
A.A
B.B
C.C
D.D
2、选择题 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SO3
B.溶液的酸性减弱
C.白色沉淀是BaSO3?
D.FeCl3全部被还原为FeCl2
3、填空题 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H2SO4、H2SO3、SO2、Na2SO3、BaSO4、CuSO4、Na2SO4这7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H2SO3转化为硫酸是酸雨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Ba2+有剧毒。我市曾发生一起“毒烧饼”事件,起因是烧饼摊主在制作烧饼的过程中误将有毒化工原料碳酸钡当作干粉使用,导致多人中毒。试用化学方程式说明“毒烧饼”事件中的中毒原因__________________。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医生往往让其服用__________________(填题干所列7种物质中的一种)来解毒。
(3)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课本上解释为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__________________,则发生了钝化;若铁棒表面__________________,则未发生反应。
(4)美国和日本正在研究用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新方法,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制取硫酸铜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2Cu+O2==2CuO,CuO+ H2SO4=CuSO4+H2O,
方法二: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方法一与方法二相比,其优点(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下列关于O、Na、Mg、S、Cl五种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Na>Mg>S>Cl
B.S02和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他们的漂白原理相同
C.酸性:HCLO4>H2S04
D.Na2SO3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容易变质
5、选择题 将过量的S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没有沉淀的是
[? ]
A.Na[Al(OH)4]
B.BaCl2
C.Ba(NO3)2
D.NaSi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