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实验室融化NaOH固体,不能选用的坩埚是(? )
A.铁坩埚
B.石墨坩埚
C.石英坩埚
D.氧化铝坩埚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制造这种坩埚的材料必须耐高温熔点高,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A、铁的熔点高,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作制造这种坩埚的材料;
B、石墨坩埚耐高温,和氢氧化钠不反应,能用作制造这种坩埚的材;
C、石英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作制造这种坩埚的材;
D、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在高温下发生反应,不能用作制造这种坩埚的材,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D。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氢氧化钠、二氧化硅,铁、石墨和氧化铝等物质的性质,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适宜用右图装置进行的实验是?(?)

A.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验证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C.纤维素的水解
D.乙酸与乙醇酯化后酯的收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错误,甲苯是液体,不用导管
B 正确,把二氧化碳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C 错误,纤维素的水解需要加热
D 错误,把导管伸入到溶液中会倒吸。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来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是放热过程,类似弄硫酸的稀释,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到乙醇中,所以C操作错误;水银(汞)有挥发性,汞蒸气有毒,洒落的水银应回收,且汞比水重,不溶于水,可以水封密保。汞易与硫粉反应,所以不易回收的汞可用硫粉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所用NaOH已吸潮
B.向容量瓶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氢氧化钠如果已吸潮,则溶质就偏少,结果偏低。液面低于刻度线,说明溶液体积偏少,浓度偏高。C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少,浓度偏低。容量瓶仰视定容,则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1)有右下图所示A、B、C、三种仪器:
请写出三种仪器的名称

A? B? C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________,烧杯的实际质量______
g。
(3)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OH)3胶体制备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蒸馏烧瓶 B:分液漏斗? C:锥形瓶
(2)左码右物? 27.4
(3)A: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
B: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
(4)在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aq),继续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本题解析:考查仪器的使用及基本实验操作
(1)三仪器分别为蒸馏烧瓶、分液漏斗、锥形瓶
(2)用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题目中等量关系为:烧杯质量+游码刻度值=烧杯质量,而游码刻度值为2.6g,砝码为30g,故烧杯质量为27.4g
(3)A:为防止试剂污染,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
B:为防止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后倒流可能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
(4)在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