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原子中,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A.质子数=核电荷数
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C.质子数≠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同位素算出的平均值,因此B、D项错误;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C.(m+n)可写在该元素符号的左上角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已知HIO既能与酸反应又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则它与盐酸反应的产物有
A.IO-
B.I2O
C.ICl
D.I-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信息知HIO与盐酸反应时表现出碱的性质,所以此时的产物为ICl和H2O.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时,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粒子间的反应,在液氢中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H3+离子,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H3+还可进一步形成H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3+可在液氢中形成H5+、H7+、H9+
B.每个H3+粒子中含有2个质子
C.H3+可在液氢中形成H4+、H5+、H6+
D.H3+可广泛存在于固态、液态、气态氢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每个H3+粒子中含有3个质子,B不正确;H3+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氢离子构成,如果还要形成Hn+,即所带电荷量不变(1个正电荷),又即只有一个氢离子,那么n的变化一定是取决于氢分子数量的变化,相当于(H3·nH2)+;而H3+中有3个H,每个氢分子中有2个H,因此无论有多少个氢分子叠加,最终的H数一定是2n+3,即一定是奇数,不可能出现偶数个。因此H4+、H6+是不存在的,所以C不正确;该离子的形成靠的是分子间作用力,而在气态情况下分子间作用力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因此不可能形成该离子,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有关微粒的组成、质子数的有关计算等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最近研究发现:冀东青龙地区浅变质岩系的钐―钕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绝大多数元素都存在天然同位素.若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两容器中,分别充满由质量数为14的N、13的C、18的O三种原子构成的CO、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
B.含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中子
C.所含分子数和质量数都不相等
D.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和原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等体积的两份气体,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两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分子数也相等,进而可求原子数相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