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实验溶液蒸馏,乙醇中会存在大量的水,不正确;B.氯化亚铁变质是判断含有Fe3+,应加入KSCN溶液;C.实验证明的是AgCl可以转化为AgI,不是HI和HCl的还原性。D中醋酸钠溶液有沉淀、乙醇溶液无明显现象、碳酸氢钠溶液有沉淀和气体。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可选择__________仪器。 
(2)操作②? (填“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理由是?   
(3)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坩埚
(2)否;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
(3)除去过量的Ba2+
(4)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除去溴苯中混有的Br2,可用NaOH溶液洗涤分液
D.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正确,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生成CO2,应该用溴水;石油分馏得不到甲烷、乙烯和苯,B不正确;苯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但溴可以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C正确;氢氧化钠能使乙酸乙酯水解,D不正确,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答案选C。
点评: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过程Ⅰ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过程Ⅱ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______.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和Ⅳ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Ⅳ中起的作用是______.
(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c(Na+)=2c(CO32-)
B、c(Na+)>c(CO32-)>c(HCO3-)
C、c(OH-)>c(HCO3-)>c(H+)
D、c(OH-)-c(H+)═c(HCO3-)+2c(H2CO3)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如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1)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2)Co3O4和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SO4、Na2SO4和H2O,反应方程式为:4Co3O4+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盐酸具有还原性,能被Co2O3?CoO氧化生成有毒的氯气而污染环境,所以不能盐酸,
故答案为:4Co3O4+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Co2O3?CoO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环境;
(3)铝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
故答案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中铝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Ⅳ中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故答案为: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5)A.Na2CO3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c(HCO3-)+c(OH-)+2c(CO32-),故A错误;
B.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以及水的电离,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CO32-)>c(OH-)>c(HCO3-)>c(H+),故B正确;
C.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以及水的电离,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CO32-)>c(OH-)>c(HCO3-)>c(H+),故C正确;
D.Na2CO3溶液中质子守恒:c(H+)═c(OH-)+c(HCO3-)+2c(H2CO3),故D正确;
故选:BCD;
(6)CoCl2?6H2O~CoCl2
 238 130
 m65mg
238m=13065mg 解得:m=119mg
A物质的化学式为CoCl2?nH2O,则有:
CoCl2?6H2O~CoCl2?nH2O△m
 238 18(6-n)
 119mg119mg-83mg
238119mg=18(6-n)119mg-83mg,解得:n=2,
所以A物质的化学式为:CoCl2?2H2O,故答案为:CoCl2?2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只能用焰色反应实验区分的是?(?)
A.NaCl和Na2CO3
B.KCl和NaCl
C.KCl和K2CO3
D.钠和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金属或者化合物在灼烧产生不同的火焰,这种现象称为焰色反应。所以氯化钠和氯化钾只能用焰色反应鉴别。A、C还可以利用盐酸,D还可以利用和水反应的剧烈程度,答案选B。
点评: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常用于金属或金属离子的检验。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