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同温同压下,10ml某种气态烃在50ml O2中完全燃烧,得到液态水和35ml的混合气体,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A.C4H6
B.C2H6
C.C3H8
D.C3H6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设该烃的分子式为CxHy
CxHy+(x+
)O2
xCO2+
H2O(液) △V
1 (x+
) x (1+
)
10 50 60-35=25
? y=6
同时,根据10ml烃在50mlO2中完全燃烧,所以O2是适量或过量的。故有:
10(x+
)≤50
将y=6带入即得x≤3.5。
所以该烃是C2H6或C3H6。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A.NO
B.NO2
C.CO
D.N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来解答.
解答:A.NO既不溶于水,又不与水反应,所以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正确;
B.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碳,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
C.CO既不溶于水,又不与水反应,所以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正确;
D.N2既不溶于水,又不与水反应,所以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气体的收集,考虑收集气体的方法时,应该从气体的密度、水溶性、是否有毒、是否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最好的收集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将0.01mol?Cl2通入含0.03mol?Br-和0.03mol?I-的混合液中,再加CCl4振荡,则CCl4层的颜色是
A.紫黑色
B.橙红色
C.棕色
D.紫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I-还原性强于Br-的,所以氯气首先氧化的是I-,然后是Br-。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0.01mol氯气只能氧化0.02molI-,生成0.01mol电子碘。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3B(g)===2C(g)+D(g),2?min后B减小了1.2?mol?。有关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
B.分别用B、C、D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C表示是0.4 mol/(L·min)
D.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4A(s)+3B(g)===2C(g)+D(g)? V(B)=0.3 mol/(L·min), V(A)为固体,A错误。分别用B、C、D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V(C)=0.2 mol/(L·min),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足量的溴水,过滤;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①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氯气会和乙烷之间发生取代反应,和乙烯之间发生加成反应,这样即将杂质除去,又将要留的物质反应了,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①错误;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和乙酸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但是和乙酸乙酯是互不相溶的,分液即可实现分离,故②正确;
③溴易溶于苯,用溴水除杂会引入新的杂质,则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故③错误;
④乙酸与生石灰反应,而乙醇不能,且乙醇易挥发,而乙酸钙为离子型化合物,沸点高,故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可以加足量生石灰后蒸馏,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常见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