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共轭双烯与含有双键的化合物相互作用,能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


化合物Ⅱ可发生以下反应:
Ⅱ
Ⅲ(分子式为C4H4O4)
Ⅳ(高分子化合物)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 ___,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________mol O2。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是缩聚反应,化合物Ⅳ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Ⅴ和化合物Ⅵ能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这两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化合物Ⅰ、Ⅱ、Ⅴ、Ⅵ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Ⅰ属于芳香烃
B.Ⅰ、Ⅱ、Ⅴ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Ⅴ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是3-甲基戊烷
D.加热条件下Ⅵ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参考答案:(1)C13H20 18


(5)BCD
本题解析:(1)化合物Ⅰ中有13个碳原子、4个不饱和度,故其分子式为C13H20。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13+20/4)mol=18 mol。(2)化合物Ⅱ是酯类化合物,反应②是化合物Ⅱ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的水解反应,生成羧酸(HOOC—CH=CH—COOH)和醇(CH3OH)。
(3)HOOC—CH=CH—COOH和HOCH2CH2OH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
。
(4)考虑到化合物Ⅴ和Ⅵ的结构不对称,所以二者发生反应时,可能生成两种产物。(5)化合物Ⅰ中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烃,A错误。Ⅰ、Ⅱ、Ⅴ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正确。根据有机物传统命名法可知化合物Ⅴ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的名称为3-甲基戊烷,C正确。化合物Ⅵ中含有醛基,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D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常温下,向10mL 0.1 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醋酸溶液,所得滴定曲
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时,所加醋酸溶液的体积为10mL
B.pH<7时,溶液中c(CH3COO-)>c(Na+)
C.7<pH<13时,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D.继续滴加0.1 mol·L
-1醋酸溶液,溶液pH可以变为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完全燃烧甲酸、乙酸和乙二酸的混合酸m g后,恢复到标准状况下得到2.24 L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完全中和上述m g混合酸,需要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80 mL。试通过计算求出原混合酸m g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3.9 g≤m g≤3.96 g
本题解析:(NaOH)="1" mol·L-1×0.08 L="0.08" mol
设m g混合酸中含甲酸、乙酸和乙二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
CO2 ~ C H+ ~ OH-
22.4 L 1 mol 1 mol 1 mol
22.4 L 0.1 mol 0.08 mol 0.08 mol
列出方程组
解得 y="0.02" mol m (乙酸)="0.02" mol×60 g·mol-1="1.2" g
推出混合酸中甲酸和乙二酸共0.06 mol
极端假设除乙酸外的混合酸全部是甲酸时, x="0.06" mol
m (甲酸)="0.06" mol×46 g·mol-1="2.76" g
m (混合酸)="2.76" g+1.2 g="3.96" g
极端假设作乙酸外的混合酸全部是乙二酸时,z="0.06" mol÷2="0.03" mol
m (乙二酸)="0.03" mol×90 g·mol-1="2.7" g
m (混合酸)="2.7" g+1.2 g="3.9" g
混合酸m g取值范围是3.9 g≤m g≤3.96 g。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化合物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中给定物质的分子式为C7H8O,所以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物质类型有酚类(此时甲基与酚羟基可以是邻、间、对位)、醇类(苯甲醇)、醚类(苯甲醚),共5种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能发生银镜反应,但滴入石蕊试液后不变色,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并滴入酚酞试液共煮,则红色消失。这种有机物是?
A.甲酸
B.乙酸
C.甲酸甲酯
D.乙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