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纯碱,要除去此杂质需要加适量的下列试剂(?)
A.Ca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Ca(OH)2溶液
D.稀盐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NO3)2=CaCO3↓+2NaNO3,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2HCl=2NaCl+CO2↑+H2O,则未混入新的杂质的只有C项中的Ca(OH)2溶液,所以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的实验。

(1)指出实验装置中仪器A、B、C、D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指出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改正。
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改正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蒸馏烧瓶 冷凝管 牛角管 锥形瓶
(2)错误:①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以下
②冷凝管水流方向是上口进水、下口出水
改正:①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
②冷凝管水流方向应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3)连接好装置后,将牛角管的下口浸入水槽中,对烧瓶的底部微热,牛角管的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若牛角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4)防止暴沸
本题解析:分馏时要特别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冷凝管的水流应是下进上出;并且要加入几片碎瓷片来防止暴沸。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写出所用试剂的化学式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 甲苯(苯酚)试剂 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 乙酸乙酯(乙酸)试剂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NaOH ;
(2) Na2CO3?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CO2↑ + 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与3.2 g 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的质量为 ? ?
A.3.2 g
B.4.6 g
C.6.4 g
D.2.3 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3.2gSO2的物质的量是3.2g÷64g/mol=0.05mol,则含有生物氧原子是0.05mol×2=0.1mol,则NO2的物质的量是0.1mol÷2=0.05mol,其质量是0.05mol×46g/mol=2.3g,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难度不大,试题注重基础和能力的双向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分子和组成分子的原子的关系,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201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
5种固体物质A、B、C、D、E由下表中不同的阴阳离子组成,它们均易溶于水。
阳离子
| Na+ Al3+?Fe3+ Cu2+、 Ba2+
|
阴离子
| OH- Cl- CO32- NO3- SO4-
|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体;
②B溶液与E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③少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过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④B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⑤将38.4 g Cu片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片不溶解,再滴加1.6 mol·L-1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据此推断A、C的化学式为:A?;C?。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现象是?,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步骤⑤中若要将Cu片完全溶解,至少加入稀H2SO4的体积是?mL。
(5)现用500 mL 3 mol·L-1的E溶液充分吸收11.2 L CO2气体(标准状况 下),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6)若用惰性电极电解A和B的混合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ol,请在坐标系中画出通电后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V与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不考虑气体溶于水)。
’
参考答案:(1)CuSO4? Ba(OH)2(各1分)
(2)2FeCl3+3Na2CO3+3H2O=2Fe(OH)3↓+3CO2↑+6NaCl(2分)
(3)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2分) Al3++3H2O
Al(OH)3+3H+(2分)
(4)500(2分)
(5)c(H+)<c(OH-)<c(CO32-)<c(HCO3-)<c(Na+)(2分)
(6)
(2分)
本题解析:由①知,A、C反应产生的沉淀中应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则A、C是CuSO4、Ba(OH)2中的一种;由②知,B、E只能是盐类,双水解产生气体和沉淀,其中含有Fe3+、CO32-,且其中必有Na2CO3;由③知C为强碱,所以C是Ba(OH)2,A是CuSO4;D为铝盐;由②④知,E为Na2CO3;由⑤知D中有NO3-,所以D为Al(NO3)3,则B只能为FeCl3。
(1)A、C的化学式为:CuSO4、Ba(OH)2
(2)步骤②是Fe3+、CO32-的双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FeCl3+3Na2CO3+3H2O=2Fe(OH)3↓+3CO2↑+6NaCl;
(3)Al(NO3)3溶液由于Al3+水解而是溶液显酸性,所以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Al(OH)3+3H+
(4)根据Cu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3-=3Cu2++2NO↑+4H2O,得3Cu~8H+,38.4 g Cu的物质的量为0.6mol,所以需要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8,其体积为500mL;
(5)由题意知n(CO2)=0.5mol,n(Na2CO3)=1.5mol,所以二者反应后溶液中有1mol的NaHO3,1mol的Na2CO3,
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O3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H+)<c(OH-)<c(CO32-)<c(HCO3-)<c(Na+)(2分)
(6)阳极先是Cl-放电,溶液中共有0.3mol Cl-,根据2 Cl- +2 e-= Cl2↑,得转移电子0.3mol时产生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3.36L;然后是氢氧根离子放电,4OH--4 e-=O2↑+2H+,每转移0.1mol电子就生成0.56L的气体,所以图像如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