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25 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 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A.5 mL
B.20 mL
C.大于5 mL
D.小于5 m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滴定管的结构,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下方没有刻度的一段也充满溶液,所以当液面在20 mL刻度处时,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大于5 mL.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13分)某学习小组甲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和DIS系统(即数字化信息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测定某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以测量溶液导电能力来判断滴定终点。请回答:
(1)实验时量取10.00mL氨水样品,配制成100mL待测氨水,则该步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量取20.00mL上述溶液倒入洁净干燥锥形瓶中,连接好DIS系统。如果锥形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是否会影响测量结果_______(填“是”“否”“不能确定”)。
(3)①滴定管盛放盐酸前,要先__________________,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后,再____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盐酸调整液面至凹液面的最低点处于滴定管的_________________。
②向锥形瓶中滴加0.10mol·L-1的盐酸,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与加入盐酸体积关系的曲线图。

写出氨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氨水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4)另一学习小组乙认为上述测量结果仍存在一定误差,因为生成的NH4Cl 是强酸弱碱盐,会发生水解而使NH4+浓度下降,这样,恰好完全反应时NH4+浓度不是最大值,溶液导电性就不是最大值。你认为乙学习小组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共13分)
(1)碱式滴定管、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5分)
(2)否(1分)
(3)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1分),用所要盛放的盐酸润洗2~3次(1分),“0”刻度或“0”刻度以下(1分);
②NH3.H2O +H+=NH4++H2O (1分);1.00mol/L(1分)
(4)不正确(1分),因为NH4+水解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青霉素前,需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B.实验室保存苯时,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C.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D.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将其扑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生活常识,正确;B、苯易燃易挥发,保存时与氧化剂分开,正确;C、苯酚有毒,用酒精清洗,正确;D、钠着火用干沙土灭火,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制摩尔盐时用酒精洗涤产品,而在制阿司匹林时用水洗涤产品
B.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C.在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中既可以用四氯化碳作萃取剂也可以用酒精作萃取剂
D.如果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应立即用酒精清洗,不可用NaOH溶液冲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的有关内容。在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中只能用四氯化碳作萃取剂,不可用酒精作萃取剂。C错。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钠、钾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B.实验剩余的钠可放入废液缸中
C.不慎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洒在皮肤上立即涂上盐酸
D.贮氯罐发生意外泄漏时,可以向其周围空中喷洒稀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钠、钾可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氢气,水不能用于此类火灾灭火。
B.钠与水反应,故不能将剩余的钠放入废液缸中。
C. 不慎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洒在皮肤上时应该马上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氯气泄漏,可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原理,向其周围空中喷洒稀氢氧化钠溶液。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知识,但也要求学生掌握钠钾性质,氯气性质,此题不难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