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非自发进行的是?
A.N2(g) + 2O2(g) = 2NO2(g) △H =" +" 67.7 kJ/mol
B.CaCO3(s) =CaO(s) +CO2(g) △H =" +" 1921.8 kJ/mol
C.C6H12O6 ( s ) + 6O2 ( g ) = 6CO2 (g) + 6H2O ( l )△H =" -2804" kJ/mol
D.2CO(g)+O2 (g)=2CO2(g)△H= -566 kJ/mo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G=△H-T△S可知△H>0且△S<0时,一定为非自发进行反应,A项符合题意(气体系数减小,△S<0)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6分)现有可逆反应.2NO2(g)
N2O4(g),△H<0,试根据下列图象,判断t2、t3、t4时刻采取的措施。

t2: ;
t3: ;
t4: 。
参考答案:(6分)t2 :增大生成物N2O4的浓度;t3 :降低压强; t4 :加入催化剂
本题解析:由图知t2时刻,V(正)不变,V(逆)增大,表明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即增大生成物N2O4的浓度;t2时刻,V(正)、V(逆)均减小,但V(正)<V(逆),表明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可以是降低压强;t4时刻V(正)、V(逆)同等程度的增大,说明使用催化剂。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B.图②表示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图③表示在1 L 1 mol/L 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Br-的量的变化
D.图④表示一定浓度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CO2与滴加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为D是固体,则2A(g)+2B(g)
3C(g)+D(s)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其它条件不变,减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时反应物百分含量减小,而不是保持不变,故A错误;乙酸是弱酸,也是弱电解质,与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乙酸铵是可溶性盐,也是强电解质,因此乙酸溶液吸收氨气后导电性逐渐增大,当氨气过量之后,继续通入的氨气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弱碱或弱电解质,则此后溶液的导电性几乎保持不变,导电性不可能为0,故B错误;由于n=c?V,则含有1mol溴化亚铁溶液中铁离子和溴离子都有还原性,都能被氯气氧化,但是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比溴离子强,则氯气先氧化1mol亚铁离子,后氧化2mol溴离子,即Fe2++1/2Cl2=Fe3++Cl-、2Br-+Cl2=Br2+2Cl-,则先通入1/2molCl2时,溴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通入的Cl2为1/2mol~3/2mol时,溴离子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至0,当氯气大于3/2mol时,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故C正确;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无二氧化碳内气体放出,当碳酸钠完全变为碳酸氢钠后,继续滴入的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即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NH4NO3 溶于水虽然吸热,但其溶于水是自发过程
B. 加热液体(温度高于沸点)会自发转变成气体,可用焓变解释
C. 对于同一物质来讲,熵值的大小与其状态有关,固态物质的熵值通常最小
D. 要正确判断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综合考虑反应的ΔH和ΔS。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如上图)。

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上述温度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仍与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那么:①若a=1,c=2,则b=_________,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_____________(填“正”或“逆”)方向进行。
②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c的范围是___________。
(2)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