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现代化学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方法比较多,经常采用的是1H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IR)等方法。在1H–NMR分析中,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即附近的基团)不同,表现出的核磁性不同,代表核磁性特征的峰在核磁共振谱图中横坐标的位置也就不同。下图1和图2是A、B两种物质的1H核磁共振氢谱。已知A、B两种物质都是烃类,都含有6个氢原子。请根据图1和图2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图选择出不可能属于图1和图2的两种物质是
?
A.A是C3H6 ;B是C4H6?B.A是C2H6 ;B是C3H6
C.A是C2H6  ;B是C6H6(苯)?D.A是C3H6;B是C2H6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可判断,A中氢原子只有一类,B中氢原子有3类;对于选项A:环丙烯、CH≡CCH2CH3;B:CH3CH3、CH2=CHCH3可与图示符合,而CD选项中的苯、乙烷中的氢只有一种结构,与图示不符,故答案为C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羟基和氢氧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羟基比氢氧根少一个电子
B.两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C.羟基不带电,氢氧根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D.羟基比氢氧根性质稳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羟基的化学式是-OH,氢氧根的化学式是OH-,所以稳定性强的应该是OH-,选项D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通常状况下,下列物质为气体的是(  )
A.甲苯
B.溴乙烷
C.四氯化碳
D.2?甲基丙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苯、溴乙烷、四氯化碳通常情况下为液态,2?甲基丙烷分子中碳原子数为4,属于烷烃,通常呈气态。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10分)李比希曾用下列装置测定有机物中碳、氢含量。现称取a mg有机物样品利用该装置进行碳、
氢含量测定,最终发现盛有高氯酸镁的吸收管增重b mg,盛有碱石棉的吸收管增重c mg。

试回答:
(1)?a mg有机物样品应置于该装置中?处(填序号,(2)同);
(2) 加热时,应先加热?处,后加热?处;
(3) 装置中氧
化铜的作用是?;高氯酸镁的作用是?
?
?;碱石棉的作用是?。
(4) 该有机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氢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1) ?铂小舟皿;(2) 氧化铜(燃烧炉),铂小舟皿(有机样品) ;
(3) ?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吸收水;吸收二氧化碳?。
(4)?
?;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的量为一个常数的是
A.乙炔和甲苯
B.甲烷和乙烷
C.丙烯和丙烷
D.乙烯和丁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要使总质量一定产生CO2质量不变,则只需两种物质的C含量相等,对比四个选项,只有C满足条件。从丙烯C3H6和丙烷C3H8的化学式可以看出都有3个C原子,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