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CO2↑+H2O
B.CaO+H2O=Ca(OH)2
C.CaCO3
CaO+CO2↑
D.2CO+O22CO2
参考答案:A、Na2CO3+2HCl=2NaCl+CO2↑+H2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CaO+H2O=Ca(OH)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为碳酸的分解反应,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CaCO3?高温?.?CaO+CO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2CO+O2?点燃?.?2CO2中碳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科学的分类方法可提高学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氧化物的元素组成将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溶液、胶体;
④根据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纯净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全部
参考答案:①金属氧化物是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是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所以
根据氧化物的元素组成将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故①正确;
②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转移,非氧化还原反应中无电子转移,所以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②正确;
③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溶液、胶体,故③正确;
④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所以根据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纯净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④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科学家发现,食用虾类等水生加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化合物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的含砷化合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1mol+5价砷完全转化为+3价砷,共失去2mol电子
C.上述过程中+5价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D.上述过程中+5价砷类物质作为氧化剂
参考答案:A、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维生素C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1mol+5价砷完全转化为+3价砷,共得到1mol×(5-3)=2mol,故B错误;
C、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5价砷类化合物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D、+5价砷类化合物为氧化剂,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①在Fe3O4+4CO
3Fe+4CO2的反应中,______是氧化剂,______是还原剂,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元素被还原.
②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Na2?O2+2H2O=4NaOH+O2↑.
参考答案:①Fe3O4+4CO?高温?.??3Fe+4CO2,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别是:Fe元素+2、+3→0价,C元素+2→+4价,所以氧化剂是
Fe3O4,还原剂是CO,碳元素被氧化,铁元素被还原,故答案为:Fe3O4;CO;碳;铁.
②该题化合价变化的元素都是过氧化钠中的O元素,所以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电子转移数为2.故答案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NO2、Na、Fe2+
B.Cl2、Al、H2
C.K+、F-、HCl
D.Na2O2、SO2、H2O
参考答案: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错误;
B.Cl2中Cl元素化合价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H2中H元素化合价为0价,为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K元素化合价为最高价态,应具有氧化性,F元素化合价为最低价态,则只具有还原性,H元素为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Cl元素为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正确;
D.Na2O2中O元素化合价为-1价,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