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4)2SO4、MgCl2、AlCl3、Fe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作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FeCl2?___(填“是”或“否”);
(2)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___(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反应式:?__?。
(4)请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Cl3(说出你的计算依据,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
(5)把AlCl3溶液中加热浓缩蒸干,不能得到AlCl3·6H2O晶体,请你设计一个可行的简易实验方案,怎样从溶液中得到较纯的AlCl3·6H2O晶体。
?
?。
参考答案:(1)否;(2)是,气体通过浓硫酸减少4.48L。
(3) AlO2-+H++H2O ==Al(OH)3↓。
(4)由题中信息可推得一定含有Al、(NH4)2SO4和MgCl2三种物质,而计算出这三种物质的质量之和刚好等于28.1g,所以一定没有AlCl3。
(5)往氯化铝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实验室中制取少量蒸馏水
B.从NaCl溶液提取NaCl固体


C.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2SO4
D.配制200mL 0.10 mol·L-1盐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应该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A不正确;C中滴定管不能插入中试管中滴加溶液,不正确;D不正确,应该用200ml容量瓶,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该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和水,用蒸馏法分离
B.食盐中的泥沙,用溶解、过滤法分离
C.提取碘水中的碘,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D.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化钠溶液,用半透膜分离
参考答案:A、食用油和水互不相溶,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而蒸馏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故A错误;
B、食盐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溶解、过滤之后还应蒸发才能得到食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离,故B错误;
C、过滤适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碘溶于水,但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溶质粒子可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名词中,不属于物理量的是
A.物质的量
B.质量
C.摩尔
D.长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为:长度 米 m;质量 千克 kg;时间 秒 s;电流 安[培]A;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K;发光强度 坎[德拉]cd;物质的量 摩[尔]mol.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故A正确;
B.质量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大小,故B正确;
C.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摩尔是其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C错误;
D.长度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物体或线段长短的程度,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物理量的掌握情况,注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其单位.比较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I、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在B中选择试剂,在C中选择操作的方法。填表(填入序号):
B:(1)NaCl细颗粒;(2)NaOH溶液;(3)水;(4)CaO;(5)饱和Na2CO3;(6)溴水;(7)KMnO4溶液。
C:(1)变性;(2)盐析;(3)蒸馏;(4)分液;(5)结晶;(6)洗气。
物质
| 加入试剂
| 操作方法
|
①苯(苯甲酸)
| ?
| ?
|
②乙酸乙酯(乙醇)
| ?
| ?
|
II、1 mol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
NaOH的物质的量为?mol
参考答案:I ①(2)(4);?②(5)(4)? II? 3
本题解析:I苯甲酸易溶在苯中,所以要利用苯甲酸的酸性,使其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甲酸钠。苯不溶于水,所以分液即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
II.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酯基,但酯基水解后又产生1个酚羟基,所以需要3mol氢氧化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