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 (HCN)<c (CN-)
B.c (Na+) = c (CN-)
C.c (HCN)-c (CN-)=c (OH-)
D.c (HCN)+c (CN-)=0.1mol·L-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生成NaCN,其中HCN是过量的。个有关的数据可知,NaCN和HCN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05mol/L。溶液显碱性,说明Na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所以c (HCN)>c (CN-)。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 (Na+)+c (H+) = c (CN-)+c (OH-),溶液显碱性,则c (H+) <c (OH-),所以c (Na+) > c (CN-),ABC不正确。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 (HCN)+c (CN-)=0.1mol·L-1,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氢氧化钾固体
B.蔗糖
C.稀硫酸
D.铜
参考答案:A、氢氧化钾固体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且为化合物,所以氢氧化钾固体为电解质,故A正确;
B、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蔗糖为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稀硫酸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铜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100 ml.溶液中含H2SO40.50 mol,加入下列物质,溶液导电性增强的是
[? ]
A.0.50 mol Ba(OH)2?
B.100 mL水
C.0.50molC2H5OH
D.0.50molNa2SO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O2
B.Na2CO3
C.HCl
D.CaO
参考答案:A、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是电解质,电离出离子使能够导电,但是溶液导电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碳不是电离的离子,所以二氧化碳不属于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故A正确;
B、碳酸钠溶液能够导电,碳酸钠属于电解质,能够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B错误;
C、氯化氢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溶液导电,氯化氢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氧化钙属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几位同学对此定义中关键词发表了以下理解或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或”字意味着水溶液中、熔融状态下这两个条件只需具备其中之一就行了
B.“能够导电”是指该物质本身能够导电,而不是它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能导电
C.“化合物”指明了该物质不能是单质,更不能是混合物
D.像硫酸钡、碳酸钙这样难溶的化合物就不可能是电解质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