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SO42-从右向左通过交换膜移向A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c(A2+)减小
B.B极的电极反应:B-2e-===B2+
C.Y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早在1807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的方法制得钠:4NaOH(熔融)
4Na+O2↑+2H2O;后来盖—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反应原理为:3Fe+4NaOH(熔融)
Fe3O4+2H2↑+4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OH--2e-===H2↑+O2↑
B.盖-吕萨克法制钠原理是利用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C.若戴维法与盖-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也相同
D.目前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电解时可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已知:C(s)+O2(g)
CO2(g) △H=-393kJ?mol-1;
2CO (g)+O2(g)
2CO2(g) △H=-566kJ?mol-1;
2H2(g)+O2(g)=2H2O(g) △H=-484kJ?mol-1
(1)将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上实现炭的气化(制得CO、H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将一定量CO(g)和H2O(g)分别通入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序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H2O
| CO
| CO2
|
1
| 500
| 4
| 8
| 3.2
| 4
|
2
| 750
| 2
| 4
| 0.8
| 3
|
3
| 750
| 2
| 4
| 0.8
| 1
|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实验1中,0~4min时段内,以v(H2)表示的反应速率 为 。
③实验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④实验3与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是 ;
请在下图坐标中画出“实验2”与“实验3”中c(CO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作必要的标注。

(3)在载人航天器中应用电化学原理,以Pt为阳极,Pb(CO2的载体)为阴极,KHCO3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还原消除航天器内CO2同时产生O2和新的能源C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2CO+O2,若阳极为溶液中的OH-放电,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将CO通入银氨溶液中可析出黑色的金属颗粒,其反应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1)(2分)C(s)+H2O(g)
CO(g)+H2(g) △H=+132kJ?mol-1
(2)①放热(2分) ②0.8mol/(L·min) (2分)
③20%((2分) ④加催化剂(2分) [画曲线见右图]
(2分)
(3)(2分)4OH--4e-=O2↑+2H2O
(4)(2分)CO+2Ag(NH3)2OH=2Ag↓+(NH4)2CO3+2NH3
本题解析:(1)已知:①C(s)+O2(g)
CO2(g) △H=-393kJ?mol-1;②2CO (g)+O2(g)
2CO2(g) △H=-566kJ?mol-1;③2H2(g)+O2(g)=2H2O(g) △H=-48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1/2—③×1/2得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
CO(g)+H2(g) △H=+132kJ?mol-1;(2)①根据题给反应和等效平衡知识知,温度为500℃时,起始容器中加入2molH2O、4molCO时,达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1.6mol,750℃时达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②根据题给反应知,v(H2)= v(CO2),实验1中,0~4min时段内,v(H2)=3.2÷(1×4)="0.8" mol/(L·min);③分析题给数据知,实验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0.8/4×100%=20%;④实验3与实验2相比,化学平衡没有移动,只是缩短了达平衡时间,容器的体积恒定为1L,故改变的条件是加催化剂;图像见答案;(3)电解过程中若阳极为溶液中的OH-放电,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4)将CO通入银氨溶液中可析出黑色的金属颗粒银,其反应方程式为CO+2Ag(NH3)2OH=2Ag↓+(NH4)2CO3+2NH3。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极反应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通电后可观察到Cu极溶解,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直流电源中,A是正极
B.两池内CuSO4溶液浓度均不改变
C.两个铁电极上最初析出物质相同
D.P池内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通电后可观察到Cu极溶解,可知Q池中Cu极是阳极,Fe极是?阴极,则A是正极,B是负极,P池中Pt阳极,Fe极是阴极,两个铁电极上最初析出物质都是铜,P池中CuSO4溶液浓度减小,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Q池中CuSO4溶液浓度不变,溶液的质量不变。综上所述,B错误,AC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如图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极是铜锌合金,B极为纯铜,电解质中含有足量的铜离子。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极恰好全部溶解,此时B极质量增加7.68g,溶液质量增加0.03g,则A合金中Cu、Zn原子个数比为

A.3︰1
B.4︰1
C.2︰1
D.任意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极质量增加7.68g,溶液质量增加0.03g,所以合金的质量是7.71g。反应中转移电子为
。设合金中Cu、Zn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则64x+65y=7.71,2x+2y=0.24。解得x=0.09mol,y=0.03mol,所以Cu、Zn原子个数比为3︰1。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