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A.向苯中滴加溴水制备溴苯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溶液
C.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 3胶体
D.向含有I-的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检验I-的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苯只能萃取溴水中的单质溴,不能与溴水反应,制备溴苯必须使苯和液溴在溴化铁或铁屑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故A选项错误;碱式滴定管含有橡胶,橡胶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双键容易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即高锰酸钾能腐蚀碱式滴定管,只能选择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溶液,故B选项错误;氢氧化钠稀溶液与氯化铁饱和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不是氢氧化铁胶体,应该向沸腾的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才能制备Fe(OH) 3胶体,故C选项错误;碘离子呈无色,具有强还原性,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四氯化碳可以从碘水中萃取出单质碘,若分层后有机层呈紫红色,说明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碘离子,故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最后用胶头滴管定容后,液面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定容时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

A 爆炸品?B 氧化剂?C 易燃液体? D 腐蚀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乙醇属于可燃性液体,所以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属于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掌握乙醇的性质,然后结合题干信息灵活判断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时火焰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
B.苯在空气中燃烧——明亮并伴有浓烟

C.钾在空气中燃烧——黄色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苯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为:火焰明亮且伴有浓厚的黑烟,因为苯的分子式为C6H6,C元素的含量很高,黑烟的产生是C没有完全燃烧的缘故。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述实验操作没有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一般不能伸入试管内,错误;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水,所以试管口应倾斜向下,同时该装置不能防止倒吸,错误;C、用氢氧化钠可除去CO中的二氧化碳,但同时CO中又增加新杂质水,错误;D、乙酸乙酯的制备,装置合理,乙酸乙酯的吸收装置也正确,所以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