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
A.将钠投入足量的水中
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
C.将钠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D.将钠用耐热塑料薄膜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以便隔绝空气和水
B.150mL1mol?L-1 NaCl溶液与75mL1mol?L-1Na2CO3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后会生成蓝色沉淀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样品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看见黄色火焰,说明样品中含钠元素
参考答案:A、钠的性质和活泼,钠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且钠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所以实验室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以便隔绝空气和水,故A正确;
B、1molNaCl中含有1mol钠离子,所以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都是1mol/L;1molNa2CO3中含有2mol钠离子,所以碳酸钠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是2mol/L,故B错误;
C、金属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故C正确;
D、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如下现象:银白色 →表面迅速变暗→变白→“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配制0.1mol?L-1的H2SO4溶液时,量取浓硫酸小心注入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容量瓶中
B.若要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C.在实验室中使用金属钠时若不慎着火,可立即用细沙灭火
D.测溶液pH时,可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参考答案:A.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故A错误;
B.饱和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不反应,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亚硫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除去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故B正确;
C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氧气,从而加快钠的燃烧,所以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用细沙灭火,故C正确;
D.测PH值的正确测定方法是: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沾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到PH值,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化学1”的重点内容.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呈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二氧化硅是一种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的氧化物
C.在炼铁高炉中主要是CO将铁矿石还原为铁
D.铝及其化合物都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A.钠呈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故A正确;
B.二氧化硅是一种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的氧化物,故B正确;
C.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理是CO将铁矿石还原为铁,故C正确;
D.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而铝的其他化合物不具有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