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无机综合与推断》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六) 2025-06-25 23:41:00 
                            
           【大 中 小】
               
                | 
 1、选择题  X、Y、Z是三种常见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 选项 | X | Y | Z | 甲 | 乙 A
 H2
 Si
 Cl2
 SiCl4
 HCl
 B
 Mg
 C
 O2
 CO2
 MgO
 C
 Zn
 Fe
 Cl2
 FeCl2
 ZnCl2
 D
 O2
 N2
 H2
 NH3
 H2O
 
 | 
 A.A
 B.B
 C.C
 D.D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已知甲、乙、丙、丁4种物质均含有常见金属元素A,其中甲为红棕色粉末.它们之间有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转化过程中部分产物未标出),(1)A的元素符号为______;甲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丙溶液和乙反应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甲为红棕色粉末,能与CO反应,应为Fe2O3,生成乙为Fe,则丙为FeCl3,丁为FeCl2,A应为Fe元素,(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Fe,甲为Fe2O3,故答案为:Fe;Fe2O3;
 (2)丙为FeCl3,具有氧化性,可与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
 故答案为:2FeCl3+Fe=3FeCl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先出现浑浊后澄清,则B可能为Al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 转化关系可知,电解电解质溶液时,是电解电解质本身,因此C可以为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或无氧酸. ①若A为钠,则B为氧气,则C为过氧化钠,C的水溶液为氢氧化钠,电解氢氧化钠得到氢气和氧气,不符合转化关系,故①错误;
 ②若C的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C可以为HCl、HBr、HI等,电解这些酸的水溶液实际上是电解本身,在阴极得到氢气,故A可能是H2,
 B可能为卤素单质,故②符号上述转化关系,故②正确;
 ③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C中含铁离子,电解铁盐不会得到铁单质,故③错误;
 ④由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C为铜盐,C可以为卤化铜,如氯化铜、溴化铜等,电解他们的水溶液都会得到铜和卤素单质,故B可以为铜,故④正确.
 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已知A、B、C、D为气体,其中A呈黄绿色,D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1)将B点燃,把导管伸入盛满A气体的集气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填序号)______.
 ①放热②黄绿色褪去 ③瓶口有白烟
 ④瓶口有白雾⑤安静燃烧,发出黄色火焰⑥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2)实验室制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可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D,下列叙述正确的______(填序号).
 ①D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干燥管里盛有碱石灰 ③右图中的a为浸有稀H2SO4的棉花
 (4)工业生产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检验E中阳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E于试管中,______.
 
 
 参考答案:A为黄绿色气体,应为Cl2,D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应为NH3,则C应为HCl,B为H2,则E为NH4Cl,(1)B为H2,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HCl,因HCl易溶于水,则可观察到有白雾生成,反应放热,黄绿色褪去,发出苍白色火焰等现象,
 故答案为:①②④⑥;
 (2)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制备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3)氨气易溶于水,具有碱性,与硫酸反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答案为:①②;
 (4)工业生产NH3的化学方程式是N2+3H2高温、高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A.硅
 B.硫
 C.铜
 D.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